無論是朝堂之上,還是處理後宮一事,亦或者彆的,條條律法,樁樁布局,都是為國為民。
虞涼月想,怕是所有人皇子加起來,再也沒有人如他一般,適合這個位置。
拋開自身來講,無論她有何目的,有何圖謀,但內心深處,她都希望百姓們能安居樂業,過上好日子。她不希望高高在上的君王,以及大臣一葉障目,變得目中無人,看不清百姓疾苦。
百姓是一切的根基,沒有了他們,這個王朝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百姓遵循教條律法,同樣的,王朝也應當給予同樣的回饋。
他們是支撐著這個王朝,走得更久,更遠的根本。
他們不是泥濘,不該被踐踏於腳下,更不是權衡利弊之下,隨時被舍棄的工具。
古往今來,向來都是,興百姓苦,亡,百姓亦苦也。
仿佛生吞了一塊兒金錠,一般如鯁在喉,素手抬起,緩緩舉起麵前的酒盞,許久後酒入喉。
不過,秦司珩若是能好好應對下麵前的一切,殊不知也是一場機遇。
王朝從先皇傳遞到他手裡,朝堂中老臣眾多,雖有能人,但也不乏酒肉之輩,不思進取,隻一心為自己謀求利益。
秦司珩既然想改變眼前的這一切,想做一個有實權在手的皇上,想讓王朝往好的方向發展,首先,就是民心。
自從接手了宮中的權利,她更是從賬冊裡看出不少問題。
宮中嬪妃,僅僅是一個許妍許小儀,便每月花銷加起來,上上下下明裡暗裡便有八百兩之多。
這還隻是小儀位份。
試問,其她人呢?恐怕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這還隻是日常花銷,若是節日,又亦或者是有孕,加上賞賜,零零總總算起來更是一筆無法細數的數字。
賢妃當初有孕,光是補品,就花用去了五六萬兩,試問她就算如何體虛,這些補品怎可是她一己之身,能吃下的?
哪些人參,靈芝,雪蓮,冬蟲夏草,即便是入藥,全部熬煮,恐怕彆說是一個賢妃,就是五十個賢妃來,也是決計吃不下這般多的補品。
這些銀兩,本可以充盈國庫,救濟災民,卻進入了少部分的兜裡。
虞涼月重重放下酒盞,眼神遙遙望去。
今日是端午佳節,為了讓皇上多看自己一眼,無數的嬪妃打扮是出儘法寶,一個個都豔麗奪目,當然也有另辟蹊徑,打扮得出水芙蓉般清麗,不一枚舉。
這些花費無數繡娘,徹夜趕工製作而成的精致裙裝,上麵用金銀還有各色絲線在上麵繡出了栩栩如生的花樣來。繁複華麗無比。
走動間,裙子的布料折射出不同的光芒來,奪目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