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年間為了家裡,進宮做了太子妃。
但如果有的選,她哪裡肯進來勾心鬥角一輩子?犧牲了一輩子的幸福和對感情的憧憬,這會兒難道要輪到她的女兒了?
閔皇後百感交集。
見女兒沒說話,她繼續緩緩開口,“你聽母後說,母後知道你的好意,更知道你是個懂事兒的孩子,但無須如此,女子嫁人可是一輩子的大事兒,你雖然是公主,跟一般尋常女子不一樣,但,母後還是希望,你能選一個心儀的人,無論結果如何,這樣你也不會後悔。”
她說得不疾不徐,秦平婉聽得也很認真。
“母後,女兒覺得護國公家的嫡子很好,配得上女兒。”
配得上,不是喜歡。
聽到女兒如此說,閔皇後心中歎了口氣,知道以女兒的性子,她是無法說動了。
彆看小小一個人兒,但心中卻極其有主見,認定了的事兒,輕易不會更該。
“母後知道了,回頭母後會跟你父皇好好聊一聊,然後把事情定下來.....但,若是你後悔了,隨時可以更改。”
“謝母後。”秦平婉什麼都沒說,笑了笑。
倆母女坐在一塊兒,又親熱的說了些彆的。
她能說會道,很快在她的妙語連珠下,閔皇後的哪些煩心事兒就都忘了個乾淨。
過了幾日,大公主秦平婉,和護國公一家定親的事兒,就傳遍了所有地方。
民間隻道:“這大公主聽說容貌絕色,知書達理,文采一絕不輸於男子,倒是跟護國公一家的大公子極其般配。據說,他年紀輕輕就能做得讓老師都頗為誇讚的詩歌,更是提筆寫下的字讓一些書法大家都為之驚訝,倒是郎也才,女也才啊。”
“護國公家本就滿門顯赫,現在又跟大公主結親,可是錦上添花呀。”
這樣的話在京中被人津津樂道,宮內自然也免不了議論。
“這大公主年歲不大,怎麼這麼快就定下來了。”
鳴鸞殿內,虞涼月坐在上首,青柳幾人站在一邊兒,大家一塊兒嘰嘰喳喳地就這件事兒聊了起來。
“民間一般十四五歲開始議親,宮內還要早一些。”翠竹想了想開口。
“隻是,我偶然聽人說,這護國公家的大公子,不是跟白家的大小姐來往很是密切嗎,很多人還私下議論,說兩家似乎有結親的意思。這事兒一出,白家那位小姐,該如何自處?”
“自處?天子的旨意,誰敢置喙。現在護國公家,恐怕深怕跟白家再沾上關係。惹了皇上不悅。”
虞涼月端起茶,慢悠悠地開口。
再是兩情相悅亦或者有彆的打算也好,哪裡抵得過皇家的意思。
這就是權利的好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