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封賞【二合一】(2 / 2)

從儋州趕來的馬車,進了京都。

範建原本還想抵抗,表示自己絕不當什麼太上皇。

可他剛一到京都,就被一幫丫鬟下人給圍了起來,然後馬不停蹄的給他試衣服。

“我說過了,我不當太上皇!”

範建始終過不了自己心裡那道坎兒。

能為小葉子養兒子,就不難看出,範建是一個重感情的人。

這感情不僅僅是對葉輕眉,對自己那個一奶同胞的慶帝,也是一樣。

“太上皇,您就不要為難奴才了。明天就是開國大典,也是冊封大典。冊封的重中之重就是皇族,您要是不接受,咱們這儀式還怎麼進行?”

王不二一臉哭相的勸道。

剩下那些下人和丫鬟,也都眼巴巴的盯著。

“老爺,您要是再堅持,斌哥兒會為難的。”

柳姨娘已經開始,試穿太後的衣服了。

柳姨娘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有這麼風光的一天。

他們柳家也算是大族了,不管是在朝堂,還是在世家裡,那都是數得著的。

可之前就算再怎麼風光,他們柳家也從來沒有出過太後。

如今倒好,讓她給一步登天了。

他們的馬車還沒有進入京都,通過各種渠道送過來的消息,幾乎就把柳姨娘給淹沒了。

“聽夫人的!”

範家老夫人,已經換上了太皇太後的禮服。

老人家一臉威嚴。

雖然那位慶帝,是吃著老夫人的奶長大的。但老夫人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看透了慶帝的本質。她寧願留在儋州養老,也不願意進入京都。

對外可以說的冠冕堂皇,可以找各種各樣的理由。

說直白一點,還不是看透了慶帝的為人,不願意到京都受那份閒氣。

如今,她的嫡長孫成了皇帝。

哪怕老夫人並不在乎什麼富貴,她也不能給自己的孫子丟臉。

“哎!”

範建歎一聲,隻能讓人擺布。

他不願意當太上皇,除了因為跟慶帝的感情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那就是這個時候的範建,年齡其實並不算大。

範斌不過二十出頭,是他的長子。

範建也就40剛出頭!

範建認為自己年富力強,起碼還沒有到需要養老的時候。

他怎麼就當太上皇了呢?

這個職位一聽,就是個養老的位置。

四十出頭就開始養老,會不會太早了一點?

一切如常,所有的禮儀,流程,都有禮部的官員策劃。

當天,因為各自都有一堆事,範家一家人都沒見麵。

一直到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朝賀,先去參見了範斌。然後他們在範斌的帶領下,舉行的祭天儀式。

正式通傳天下,從這一年開始,大慶改名華夏。

這一年,為華夏元年。

範斌,是華夏第一位皇帝。

按照禮部的意思,給他的號是始皇帝。

聽到這三個字的時候,範斌跟範閒的臉色,全都變得非常怪異。

文武大臣不明白,他們兩個的心裡卻跟明鏡一樣。始皇帝倒是挺偉大的,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這個名號本身,也有傳承千秋萬代的意思。

就是這個名號不怎麼吉利,傳到二世的時候就夭折了。

原本範斌對這些,是一點都不在意的。

但如今範斌也當了皇帝,在自己的名號上,還是希望能圖個吉利的。

哪怕華夏這個帝國,沒有辦法傳承千秋萬載,也該傳承個幾代才行。

“就叫太祖皇帝吧!”

相較於始皇帝,太祖相對吉利一些。

範斌的名號定了之後,接下來就是安排,朝堂上的一切了。

朝堂延續六部製度,以六部來治理天下。

統領六部的部門,名字叫做內閣,所有進入內閣的成員,通通被命名為大學士。

內閣之首,就是宰相。

保留了宰相的職位,但也對宰相的權力,進行了製約。

內閣一共四位閣臣,以宰相為首。

內閣統領六部,內閣之外設立大將軍製度,大將軍可以建立大將軍府。

相較於內閣,大將軍主管軍隊。

六部裡的兵部,不再直接統領全國軍隊,而是以統管後勤為主。

說直白一點,就是軍政分離。

文官沒有辦法統領軍隊,同時軍隊也沒有辦法擺脫朝廷的製約。畢竟養那麼多軍隊,是需要花錢的,是需要龐大後勤支撐的。

要是沒有龐大的後勤支撐,軍隊也就沒有辦法維持。

內閣以林若甫為首,為了表示對林若甫的信任,剩下的三位閣臣,他可以提拔一位。

剩下兩位,都是範家的嫡係。

至於說慶國的第一位大將軍,則是葉家的葉重。

大將軍府,除了大將軍之外,還要設立三位輔將。

這也是對大將軍權力的製約。

整個製度是不是足夠完善,範斌也沒有辦法確定。

但相較之前,這樣的製度肯定要更穩定些。畢竟軍政分離,是通過曆史驗證的,相對最可靠的權力架構。

確定了朝廷的製度之後,剩下的就是封賞了。

因為整個改朝換代的過程中,都是範家人自己出力,也就沒有必要給其他人封什麼爵位。

就給他們自己家人,封賞一下即可。

首先就是老夫人,被封為太皇太後。

緊隨其後範建,被封為太上皇。

柳姨娘,被封為太後,主管後宮一切事物。

範閒,被封為一字並肩逍遙王,幫助範斌處理朝政。

範若若,華夏第一長公主,封號太平。

範思轍,封儋州王,算是繼承了範家的地盤。

等到一家人封賞結束,範斌又下令保留了鑒察院和內庫。

這兩個部門獨立於朝堂之外,有助於皇帝掌控天下。

慶帝用計除掉了葉輕眉之後,之所以沒有廢除這兩個組織,就是因為這兩個組織意義重大。

鑒察院繼續由陳萍萍掌管,但他同時需要受範閒節製。

說直白一點,範閒成了陳萍萍的上司。

內庫交給了範閒。

從這一刻開始,整個大慶,現在應該叫華夏。

進入了範家統治的時代。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