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這份筆跡,會是誰!(求訂閱)
唉,麻煩啊
李世民心裡有些惆悵
然而這奏疏並非隻有一頁
李世民順手翻開末頁。
末頁上僅有一句。
“若陛下願聽臣妄言,不妨一探究竟。”
好你個老東西,倒是算計起朕來了
李世民啞然失笑。
不過張曦亦的話,確實勾起了李世民的好奇心。
他抬抬手,示意站在龍椅下的吏官將選那幾張
宣紙遞上來。
見到李世民的手勢,那名吏官將手舉的更高了
至於國子監祭酒張曦亦的那封奏疏,李世民則
是隨手放在了一旁。
見到這一幕,文武百官們視線都有些記異。
不知什麼讓陛下起了興超
當然,除了李世民與陳紹外。
作為國子監巡查,陳紹雖然不知道那封奏疏具
體寫了什麼,但他知道那張卷子是誰寫的。
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將那幾張宣紙捧起來,饒
有興趣的望著宜紙上那密密麻麻且逸的字
跡
過了兩秒,李世民眸子一亮:“這字寫的倒是
有些意思。
第一張宣紙倒是沒什麼新意。
四書五經中的各一篇。
但往下,便是十首詩賦。
讓李世民有些好奇的是,這字跡有些眼熟。
魏家的那個小子?還是長孫衝?
嗯………魏家的那小子應該沒有這等才華。
長孫衝的字跡很生硬,氣量太小,根本寫不出
這般飄逸字跡。
想到長孫衝,李世民微微皺起眉頭。
前些日子長孫衝的名聲可謂是一落千丈。
順帶也讓李世民覺得長孫無忌有些不順眼。
思索片刻,李世民已經掃完了第一張宣紙。
除了飄逸且工整的字跡外,並未給李世民留下
太過深刻的印象。
接著,便是第二張寬闊的宣紙了。
十首詩賦寫完後,便是國子監祭酒張曦
亦奏疏中提的《唐律疏議》了。
作為親自出題者、李世民是被《唐律疏議》折
磨過的人,他對其可謂是深惡痛絕。
如今,這份痛苦施加於彆人身上,效果好的有
些離譜。
李世民有些暗爽。
追根溯源,此律源於隋朝時部分舊律與今唐的
新律結合而成。
而這,恰恰是他老爹李淵召集部分學者所著(
實為唐高宗李治時期,長孫無忌等人所著)。
這其中的部分學者,便包括了國子監祭酒張曦
亦
李世民還未成年時,他爹李淵便要求他們三兄
弟默背此律。
哪怕三兄弟麵和心不合,但對《唐律疏議》的
深惡痛絕卻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