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輕眉就站在柴紹身後不遠處。
英姿颯爽的她,正望著李世民手中拿著的那張
宣紙。
上麵的字跡雖然不夠清晰,但她卻感覺那字跡
有些熟悉。
李輕眉微蹩著秀眉,思索著。
此時此刻,李世民已掃過《鵬鳥賦》。
當看完最後一句的刹那,他下意識的向下望去。
下麵寫著四個大字。
何為盛世。
李世民眸子一凝。
看到此處,他已然明白了國子監祭酒張曦亦的
目地。
若是他設猜錯的話,那個老東西肯定是看了這
首詩才會撰寫那封奏疏。
再往下望,僅能看到一首詩賦。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純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求鮮花
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詩句不長,僅有六句。
但其中蘊含的韻味,卻厚重無比。
看似簡單的詩詞,將許多看似平凡,實則不凡
的追求撰寫出來。
文筆功力相當了得!
“好!寫得好!”李世民情不自禁的拍手
稱讚。
然而龍椅下的文武百官們卻一臉惜逼。
而原本麵色舒緩的長孫無忌,見到這一幕麵色
不由得一抽
他本以為這是有人在幫他
現在看來,這答卷送到宮裡,卻是另有隱情。
當然,長孫無忌其實已經做好準備了。
畢竟當今聖上出的題就在上麵,若他堅持說這
答卷太過簡單,恐怕會惹怒李世民。
因此,他本來與魏征撕逼的打算,便會將他徹
底坑進去。
然而乾算萬算,他終究還是沒算到秦夜這個變
故
讚揚了片刻,李世民望向宣紙的視線有些怪異。
此前他太過激動,讀的時候並未注意作者的名
字
現在一看,這竟然是一個熟人所作。
“…秦夜?”李世民神色怪異的呢喃道。
他並未刻意壓製自己的聲音,因此文武百官們
全聽到了李世民的呢喃。
於是乎,茫然的文武百官紛紛打了個激靈。
在陛下嘴裡聽到秦夜的名字,這對他們來說可
不是什麼好事。
他們雖然不知到為什麼李世民會念秦夜的名字
,但有些大臣已經意識到,李世民手中拿著的那
張答卷,是秦夜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