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壽宴一向十分簡單,彆說山珍海味了,連雞鴨魚肉也並不多。
裡間有三桌。
第一桌自然是朱元璋、朱標、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爊一家子。
第二桌是幾個年紀尚小,還沒有就藩的親王。
朱元璋大規模封王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和分封功臣一起封的,這一次共封了秦王/晉王/燕王/吳王/楚王/齊王/潭王/魯王幾個大藩。
第二次大規模封王是洪武十一年,封的是蜀王/湘王/代王/肅王/遼王幾個藩王。
第三次大規模封王是洪武二十四年,封的是慶王/寧王/岷王/穀王/韓王/沈王/安王/唐王/郢王/伊王幾個藩王。
岷王朱楩今年進京朝拜,也被塞到小孩這一桌了,看著桌上的這一幫鼻涕蟲,嘴撅成了夜壺。
第三桌則坐著幾個世子和王子,有朱濟熺、朱濟熿、朱高熾、朱高煦、朱有灼、朱有炯這幾個,有的正襟危坐,有的擠眉弄眼。
外間則聚著勳貴、皇親、駙馬和朝中文武重臣。
在內間則坐著嬪妃、公主。
朱元璋講究一個吃不言寢不語。
這一頓壽宴一如既往的枯燥乏味,沒有歌舞管弦助興。
大廳裡站滿了伺候用膳的太監宮女,卻隻有雜亂無章的吧唧吧唧嚼菜的聲音。
在朱元璋的認知裡,有得吃就是過年,而且這麼大一家子人人有得吃,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飯吃得差不多了,朱標首先站起身來,舉杯說道:"爹,兒臣祝你老萬壽無疆,身體康健!"
朱元璋"嗯"了一聲,示意朱標坐下。
接著是朱允炆、朱允熥依次祝壽,獻壽禮,然後是諸王、諸世子、王子祝壽。
朱元璋看著兒孫滿堂,臉上漸漸有了笑意,大手一揮,"請勳貴大臣們進來吧。"
不一會兒,勳貴大臣們依次魚貫而入。
偌大的春禧殿頓時顯得擁擠起來。
勳貴以馮勝、湯和為首,文臣以劉三吾、詹徽為首,一齊高聲祝壽,然後紛紛敬獻壽禮。
朱元璋興致很好,一一笑納完壽禮,朗聲說道:"好好好,你們的心意,咱都知道了。咱老朱家能有這麼紅火的日子,全靠大夥的幫襯。"
拱拱手,"咱這裡一起謝過了,謝過了!"
眾勳貴大臣連忙齊聲高呼:"陛下言重了,忠君報國是臣等本分。"
朱元璋頷首而笑,"今兒個高興,跟大夥說個更高興的事。"
略有些嘈雜的大殿頓時悄無聲息,連朱桱、朱楹等幾個小的也停止了玩鬨,人人伸長脖子聽著。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滿麵春風說道:"咱皇長孫允炆……"
朱允炆聽見點到他的名,臉倏地紅了。
"允炆,站到前麵來。"
"是,皇爺爺!"朱允炆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台前,昂首而立。
"咳咳咳……"朱元璋繼續說道:"咱皇長孫允炆,今年十六啦,長大啦,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啦,選的是大理寺少卿馬全家閨女……"
湯和搶著說道:"上位,你這是要請我們喝喜酒啦?好啊,到時候可得管夠,這可是咱皇明頭一樁皇孫婚事。"
朱元璋哈哈大笑,"酒自然管飽。"
朱允炆滿以為是宣布他為皇太孫,心砰砰砰狂跳不止,到頭來說的卻是娶親的事,心裡失望到了極點,臉上卻竭力不表現出來。
決定命運的時刻終於到了,朱允熥也緊張得不能呼吸。
這時候,劉三吾走上前來,拱手說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子孫繁茂,大明國運永昌!皇長孫業己長大成人,臣祈請陛下冊立皇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