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表演天才(2 / 2)

呂氏聽見朱標也哭了。

"去吧,去吧,彆說這些有的沒的。自古男兒誌在四方,一輩子守在父母跟前,能有個什麼出息?"

"你看你二叔封在西安,三叔封在太原,四叔封在北平,桂叔封在大同,連你權叔年紀小小的,也封在大寧邊遠苦寒之地,出門就是蒙古韃子的明槍暗箭。"

"爺爺特彆心疼你,才把你封在老家鳳陽。那可是中都啊,本來是不可封王的,也封給你了。這麼多孫子中,爺爺最心疼的就是你了,你不要辜負了爺爺的一片苦心。"

聽到這裡,呂氏心下大安,悄悄走了。

朱標在兒子們麵前一向不苟言笑,像這樣動容還是第一次。

因為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父子兄弟就是聚少離多,樂少苦讀。

朱允熥眼淚汪汪說道:"爹說的這些,兒子都懂。爹放心,兒子不會給爺爺和爹丟臉的。"

朱標欣慰地笑了,"這就對了,咱們是皇家,身負家國天下的重任,比不得旁人,你要善自努力。"

朱允炆告退出來,呂氏不得不對兒子刮目相看,悄悄問道:"是誰教你的?"

朱允炆洋洋得意道:"曹丕!"

呂氏笑靨如花,"吾兒書果然沒有白讀。"

朱允炆咬牙切齒說道:"娘放心,兒子就不信鬥不過他,就算為了娘,兒子也要爭這一口氣。"

呂氏出身書香門第,心高氣傲,雖然貴為太子次妃,終歸還是妾。早年在常蘭跟前卑躬屈膝,尤如心頭的一根刺,隻有兒子當了太孫,當了太子,當了萬萬人之上的皇帝,這根刺才算拔出來了。

兒子心機如此深沉,呂氏十分欣慰,一把攬入懷中,柔聲說道:

"我兒,是娘連累了你,娘從前待你太苛太嚴,是娘的錯。"

第二天,朱標見了朱元璋,將兒子的話從頭到尾學了一遍。

朱元璋感歎道:"允炆果然至純至孝,那時你病倒在床上,允炆就晝夜守著,熬得脫了相,誰不憐之?能有這樣的兒子,是你的福氣。"

朱標:"爹說的是,允炆性子雖柔弱些,卻是一片赤子之心。但國家自有製度在,不能因一人而更改。既然受封淮王,鳳陽是必須去的。"

朱元璋:"到時候再說吧。"

朱標吃了一驚,這樣的話,可不像是從父親口中說出來的。

到了晚上,朱元璋命人叫朱允炆過來。

朱允炆喜滋滋往乾清宮走,暗想肯定是昨日的一番哭訴起了作用。

剛走進乾清宮,朱元璋老遠就叫道:"允炆,到爺爺這裡來。"

朱允炆緊挨著坐下。

朱元璋摩挲著他的後背,問道:"聽你爹說,你不想去鳳陽,想留在南京。"

朱允炆定定地望著朱元璋,說道:

"孫兒是這樣說過。可是聽了父親的教導,孫兒現在想通了。膝下承歡是孝養父祖,出鎮藩地更是孝養父祖。孫兒是大明長皇孫,要給弟弟們做個好榜樣。

孫兒最放心不下的還是爺爺,爺爺年紀大了,要善自珍重,身子不爽了,要及早看太醫。"

朱元璋一把將他攬入懷中,動情地說道:"允炆果然是個深明大義的好孩子,爺爺沒有白疼你。"

朱允炆會心地一笑,站到朱元璋身後,又是捶背,又是捏肩,小心而殷勤。

朱元璋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