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駕到!"
武英殿外突然傳來車馬喧鬨,隨著這一聲呼喊,朱元璋已經跨入了殿門,龍行虎步朝這邊走來。
"父皇!"
"爺爺!"
"陛下!"
眾人忙迎了上去。
朱元璋不看也不答,健步如飛登上高高的玉階,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朱允熥屁顛屁顛跑上去捶背。
朱元璋目光灼灼盯著藍玉:"西北風喝夠了嗎?"
藍玉在岷州待了大半年,比從前更黑更瘦了。
岷州偏遠貧瘠,終年風沙彌漫,連井裡搖上的水都又苦又澀。
藍玉以為自己這輩子就老死在那兒了,沒想到還能回到南京。
他尷尬地一笑,"喝夠了。"
"好喝嗎?"
"不好喝。"
"不好喝你就消停點。"
"是,難得上位寬大為懷,再不敢胡來了。"
朱元璋用大拇指指了指朱允熥,"要不是咱大孫子一回二回給你求情,你就死在岷州了。"
藍玉"臣知道。"
朱元璋問道:"此次也速迭木兒突襲宣大一線,我軍倉促應戰,雖然打跑了也速迭木兒,但損失慘重。以你之見,與蒙古人作戰,應當采取何種策略。"
藍玉從懷中取出一張地圖,掛在牆上,說道:
"蒙古有八萬騎兵,我軍騎兵也有八萬,但我軍防線太過於漫長了,因此兵力嚴重分散。"
"如北平附近駐軍,戰馬總數不過二萬,如蒙古集中五六萬騎兵來攻,就會很難辦。"
"我軍兵源主要來自江淮一帶,不善馬戰,不耐嚴寒,再加上缺少戰馬,應儘量待在城池堡壘裡。"
"如果真要出戰的話,儘量在險要之處設伏,等到敵軍四處劫掠兵力分散時,出其不意殺將出來。″
"小股騎兵單獨行動時,不可離城太遠。若蒙古騎兵實然來襲,須迅速退入城中固守待援,萬不可貪勝浪戰。"
藍玉生性粗獷豪放,但在行軍打仗上心思卻十分細膩,對敵我優勢與劣勢,對如何守如何戰,無不了然於胸。
朱元璋頻頻點頭,"你講得很好,與朕不謀而合。"
藍玉拱手道:"陛下從前訓誡將士時就講過這些,臣今天聚攏起來又講了一遍,隻不過中間加了一些自己的東西而已。若論用兵,陛下不在光武帝和唐太宗之下。"
藍玉一向心高氣傲,所服者唯常遇春、傅友德而已。
朱元璋撚須而笑,掉起了書袋子。
"禦邊之道,當示以威武,守以持重,敵來則禦之,敵去則勿追,方為上策,若專為窮兵,甚為不取。"
藍玉擊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