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們或三五人一桌,或六七人一桌,高談闊論著。
"陛下駕到!"
朱元璋頭戴皇冠,身著龍袍,在朱楨和朱椿的陪同下來到了春禧殿,臉上洋溢著春風般的微笑。
勳貴和大臣們一齊起立,齊聲說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朱元璋示意眾人坐下,"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大夥彆拘禮!敞開肚皮吃,敞開肚皮喝!"
湯和高聲道:"上位彆光說不練,禦窯裡麵藏的老酒還沒搬上來呢,叫人拿什麼喝啊?"
湯和是個出了名的酒蒙子,因為喝酒誤事沒少受罰,在軍中傳為笑話。但這,正是他的生存之道。
徐達能夠善終,憑的是獨一無二的戰功,和八麵玲瓏的為人處事之道。
湯和軍功很一般,卻能始終屹立不倒,憑的卻是他精準地找到了自己定位。
朱元璋佯怒道:"就你話多,哪天你蹬腿了,把你裝酒缸裡埋了!"
湯和:"酒缸裡有酒嗎?"
朱元璋:"有尿。"
湯和:"那不成。"
眾人都哄然大笑,大殿中於是充滿著快活的空氣。
朱元璋一揮手,抬上來三大缸酒,用火紅的布蓋著。
朱元璋呼啦一下扯掉紅布,清冽的酒香四處飄散。
湯和舀了瓢,遞給朱元璋,"上位,好多年沒這麼快活了,你先喝。"
朱元璋一飲而儘,大叫:"好酒!有勁!"
湯和、馮勝、郭英也舀酒痛飲。
四個人全都喝得酩酊大醉。
南京市井間奔走相告,忽蘭忽失溫大捷,和林大捷,韃酋遠遁。
朱元璋爛醉如泥睡了一整天。
第三天,朱椿才把朱標的第二份奏疏呈給朱元璋。
在這份奏疏中,朱標羅列了殉國的伯侯和高級將領,還羅列了殉國士兵的名單、籍貫,寫成了厚厚一本冊子,請求撫恤死者,獎賞生者。
想都不用想,這一定是藍玉的主意。
朱元璋一頁一頁地看完了,仰麵躺在藤椅上,足足有兩刻鐘,一句話也沒說。
朱楨和朱椿靜靜地站著。
朱元璋開口說道:
"太子說,這一仗打得殊為不易,死了那麼多公侯和將領,應予嘉獎,侯爵應升為公爵,伯爵應升為侯爵,無爵者應該賞賜爵位,你們以為如何?"
定遠侯王弼是此次殉國的最高將領,又是楚王朱楨的老丈人。
朱楨說道:"太子慮事一向周全,兒臣也認為理應如此。"
朱椿也自然替老丈人藍玉說話
"這一仗打得實在太艱難了,大戰之後大賞,正可以鼓舞人心,將來國家有難時,就會人人爭先效力。"
朱元璋沉默半晌,說道:"藍玉己經是公爵了,還怎麼獎賞?"
朱椿道:"涼國公忠勇無雙,父皇對他也不薄,此次又立大功,多賜良田美宅可也。"
朱元璋道:"加藍玉太子太師銜,增俸祿一千八百石,賞銀一萬兩,田二千畝;"
"加孫恪太子太保銜,升公爵,增祿一千石,賞銀六千兩,田一千畝"
"曹震、朱壽、張翼、陳垣、察罕升公爵,增祿四百石,賞銀三千兩,田八百畝。"
"何榮、何貴升侯爵,增祿二百石,賞銀千兩,田六百畝。"
"無爵諸將凡幸存者,一律封伯爵,賞銀一千兩,田四百畝。"
"幸存士兵,一律賞銀十兩,糧食五石。"
"王弼、曹寧、曹泰、葉昇追贈太子少保銜,升侯爵,著各人長子襲爵,賞銀八千兩,田一千二百畝。"
"無爵諸將,凡戰死者,一律追贈伯爵,賞銀二千兩,田六百畝。"
"戰死士兵,一律賞銀二十兩,糧食十二石。"
數萬將士,大規模封賞,是一筆相當龐大的開銷。
封賞了出征忽蘭忽失溫、和林的將士,攻打上都的藩王和將士要不要獎賞?
他們圍困上都,極大地策應了藍玉和曹震的行動,同樣功不可沒。如果厚此薄彼,如何能讓人心悅誠服?
朱元璋乾脆對朱棡、朱棣、朱權和他們的部下大加獎賞。
朱椿道:"父皇如此大恩大德,將士們一定會感激不儘的。"
將蒙古人打得七零八落,朱元璋心情十分愉快,卻也十分肉疼。
這一仗,戰時的開銷連同戰後的獎賞,己經接近三千五百萬兩白銀了。
而明朝一年的財賦收入折算成白銀,不過兩千三百萬兩。
這時候,朱椿又拿出了朱標的第三封奏書。這封奏書是實封的,標明了禦前開拆,連朱楨朱椿也無權拆開。
朱元璋草草看了一遍,臉色立即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