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漢嘉郡青衣羌(2 / 2)

“狼帥勿憂,你的心意,我自會道明。”楊洪寬言道,狼譚這個夷王最近活乾的不錯,人又很識時務,知道進退,算得上開化了的蠻夷,對於這樣的人,打著以夷製夷想法的楊洪,拿出了和善的態度接待狼譚。

當然,楊洪不會一味的去依賴夷人的力量,隻有漢人的力量才是他可以放下心來、十足信任的,尤其是他楊家的子弟和投身他楊氏的門客。

作為犍為大族出身的楊洪,在出任漢嘉縣縣令後,得到了家族的鼎力支持,楊氏的有才青年和一眾子弟部曲,都從犍為郡趕到了漢嘉縣,投身到他的帳下,任他驅使,以圖建功立業,使犍為楊氏在仕途上邁步前進。

楊洪和狼譚再閒聊了幾句後,狼譚起身告辭,楊洪客套的將狼譚送到門口後,返身走了回來,繼續伏案乾起了今日的案牘公務。

他手頭首要的一件事,乃是關於吳軍正,也就是吳懿,吳懿即將到達漢嘉郡,遷徙漢嘉郡中的青羌到蜀郡居住。

南中七郡中的青羌之屬,以漢嘉郡的數量最多,青羌的彆名青衣羌,就是得自漢嘉郡境內的青衣水,除卻漢嘉郡外,朱提郡和越嶲郡分布著一些青羌,但人數較少,地方官員執行遷徙青羌的任務即可,唯獨漢嘉郡,要動遷的青羌人數太多,需要吳懿這位大將前來彈壓,以避免遷徙青羌的過程中出了什麼亂子。

楊洪猜想,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劉璋任命他為漢嘉縣縣令,並兼著疏通旄牛道一事的緣故,遷徙漢嘉郡的青羌到蜀郡居住,走旄牛道是最為便捷的。

暫且放下對劉璋謀劃長遠的敬佩,楊洪開始料理起了公務,遷徙青羌,需要道路暢通無阻,沿途皆要有驛站營寨,糧草方麵更是要準備充足,醫藥方麵也要早做準備,漢嘉郡和蜀郡雖然離的近,但風土多少有點不一樣,說不好會出現時疫,或者大大小小的病患。

楊洪思考著一樁樁,一件件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事宜,以免到時候動遷青羌的時候出現什麼岔子,墮了他犍為楊氏的名聲。——

建寧郡,滇池。

劉璋鳩占鵲巢,使用起了合該建寧郡太守高頤使用的明堂,用作自己的辦公事宜,今日劉璋並沒有見客,他伏在案幾上,細細翻閱從各地發來的文書。

沈彌、婁發從永昌郡發來文書,上麵言明,永昌郡叛亂的哀牢夷,被他們剿滅了一部分,永昌郡動亂已經平定了下來,隻是大部分哀牢夷都竄入山林中,隱匿不見,日後大軍一走,這群逃脫的夷人可能又會跳出來,成為禍端。

這樣的話劉璋不隻見過一次,前麵甘寧、徐猛發來的文書,也稱勝利連連,但斬獲並不是很多,夷人見勢不妙,大多往山林中竄逃,四散開來,如同魚入大海,難以尋覓,是個不小的隱患。

甘寧他們雖然用鹽巴誘惑順服的夷人部落去替他們搜索山林,獵殺逃逸的叛夷,但成效不是很高,山高林深,藏匿些人口實在太過輕易了。

還是得靠南中土人,劉璋感慨了一句後,繼續看起了下一封文書,這是一封從白水關楊懷處發來的文書。

文書上稱張魯派遣帳下軍司馬李休在陽平關前方一側的走馬嶺上修築了一座城池,估計是想和陽平關形成掎角之勢,為日後阻擋劉璋征伐做準備。

‘守戶之犬。’劉璋給了張魯一句評語,張魯修築城池,可見其心怯也。

“我的神鴉將軍回來了。”劉璋看到門口的那個熟悉的身影後,先是打趣了一句,而後招呼著來人入座:“興霸這些時日討平不臣的叟夷,辛苦勞累,速速入座飲酒,我先敬興霸一杯。”

甘寧聞言,麵色有些尷尬,不太好意思,他走到席間入座後,沒有第一時間端起酒杯,而是先擺了擺手,向劉璋辯解道:“明公且莫取笑,什麼神鴉將軍,那都是叟夷不懂事,胡謅的,某接下這個稱號,不過是為了威懾叛亂的叟夷而已,並沒有其他的意思。”

“哦。”劉璋奇了一聲,帶著揶揄的語氣說道:“興霸莫不是不想當將軍?”

聞言甘寧麵色不由一緊,他張開嘴巴想說些什麼,但感覺又有些不妥,顯示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片刻後甘寧開口說道:“明公,將軍的話,某自然是想當的,不過眼下某的功業不足,還需努力。”

甘寧思索了片刻,直接應下,未免顯示的太過狂妄,拒絕的話,又不能表露自己的心意,他用了一套委婉的話術,表明了自身的態度。

“有想當將軍的想法就好。”劉璋肯定了一句:“民間有句俗語,不想當將軍的士卒,不是一名好士卒,無有大誌向,如何能成就大功績。輔漢將軍一職,我這裡先給興霸留著,等興霸湊足了功績,必為一將軍爾。”

劉璋的話豪爽無比,甘寧自然不甘落後,他豪言道:“明公,某必立功建業,湊足功勳,拿下將軍一職。”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