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逸結合,方是長遠之道,永年還需慎之。”劉璋勸告了一句彭羕,讓彭羕注意休息,這樣才能走的長遠。
告誡彭羕一句後的劉璋在心裡不免有些感慨,他招攬的一批文武俊才,做起事來都未免有些勤勉過頭了。不說眼前日日工作到漏夜的彭羕,就說甘寧、吳懿、沈彌、婁發等這些武將們,似乎個個都像是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這趟南中的征戰,他帳下的武將們都是不知疲倦的廝殺衝陣,為他轉戰千裡,於平定南中立有功勳。
這也是南中如此輕易平定的緣故,一方麵南中群賊個個心懷異心,不能推心置腹,攜起手來對抗劉璋,落得個被劉璋各個擊破的下場,但另一方麵,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麵,就是劉璋的帳下文武,和衷共濟,水火相融,勤勉任事,不辭勞苦的為劉璋賣命。
對於這種帳下文武出死力賣命的情況,劉璋根據時代的特征進行了分析,有了個大概的結果。他猜測是由於他招攬這些人時,不問出身,隻度量才乾進行任命,給出官職又遠遠的超出了這些人的期望。而漢代的士人身上春秋之風不減,‘士為知己者死’稱得上一條金科玉律,在士人的心中分量極重,於是乎有了他帳下文武,忘卻自身的為他做事。
‘漢代的士人,多少有些實誠可愛。’劉璋在心底感歎了一句。
“多謝明公。”彭羕麵對劉璋關心的話語,再度感謝了一聲,而後他扯起了張裔:“不知明公派遣張裔到交趾刺史部所為何事。”
彭羕心中有些疑問,同時他想找些話題和劉璋聊聊,打發略微苦悶的旅途,所以他問起了張裔的去向。前麵劉璋在邛都擊殺作亂的夷王高遠和雍氏,接著到達滇池後,就將張裔這個有類葫蘆的人派遣往了交趾刺史部,這其中具體的情況他未曾得知,於是他索性扯起了這個話題,想問個明白。
劉璋眉目一挑,臉上露出了笑意:“張君是替我去交趾刺史部拜訪交趾太守士燮,尋兩味靈丹妙藥。”
彭羕微微皺起了眉頭,靈丹妙藥四個字讓他想起了為求長生,屢次遣方士徐福,載著童男童女乘樓船入海,去求長生不老之藥,最後一無所獲的秦始皇嬴政。
彭羕有些惑然,他的明公正值青春年華,怎麼會有求長生的念頭,而且他和劉璋這段時間相處,察覺劉璋胸懷寬廣,不像是會迷惑於長生之道的人,他納悶的問上了一句:“明公莫不是想要求長生之道,故而派遣張裔前往交趾刺史部,去求那虛無縹緲的長生不老之藥。”
“不對,求仙藥應該往東海去,蓬萊、方丈等仙島傳聞俱在東海,沒聽過說南海有什麼仙島,有什麼仙人出沒。”彭羕接著上一句的問話搖了搖頭,否定了自家的推論。
“這兩味靈丹妙藥不是用來長生的,而是用來醫治萬民,若是有了這兩味靈丹妙藥,可使天下萬民免於饑寒。”劉璋打著啞謎,沒有說出真實的意圖。
“若是張君回來了,到時候你就知曉了,現下不可言破,不然就不靈了。”劉璋說著促狹的話,堵住了再欲發問的彭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