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彭羕畫策(2 / 2)

回頭對敵,這個念頭趙韙想了想也排除掉了,他所部大隊人馬都是步兵,用步兵對抗騎兵,怎麼想怎麼不明智,騎兵飄忽不定,憑借著馬匹的速度,不用和他對陣,隻要騷擾他的部曲,他早晚也會落敗。

為將之道,能戰則戰,不能戰則走,不能走則守,不能守則降,不能降則死。

如今趙韙麵臨的局麵,戰和走都被排除掉了,他思索起了守禦的可能,至於降和死,他連想都沒想過,現下的情況,投降和戰死沒什麼區彆,謀逆是夷三族的重罪,投降的話還不如堂堂正正的戰死好些,至少還能帶著士大夫的榮光而死。

“爹。”一側的趙熙麵帶憂色的喊了一聲陷入沉思中的趙韙。

趙韙轉頭看著臉色有些驚慌的獨子,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安慰道:“沒事的,沒事的。”

這時候派去查探後方追騎動靜的斥候回來了,隻是他們的人數同派遣出去的時候少上了幾人,為首的一名斥候向趙韙稟告起了情形:“族長,張任越眾而出向我等衝殺而來,其人勢不可擋,我等要不是跑的快,隻怕會為他所殺。至於追騎數目,遠遠望去,但見追騎後方煙塵滾滾,少說也有千餘騎人。”

‘張任。’趙韙有些牙疼,似張任這樣一騎當千的武將,他作為統兵大將多年,竟是沒有挖掘出來,收為己用。要是張任在他的手下,他的謀劃就能多了一份勝算,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受製於張任。

對於斥候給出的千餘騎兵的定論,趙韙堅定了內心的想法,不能走,也不能戰,隻能找個地方守禦。

片刻後,趙韙仰麵,心中有謀劃,他勒住坐騎,停駐了起來,示意部曲改變行動方向,不再往東而去,而是朝著東北方向行去。

“趙公,這是往何處而去。”劉瑁見狀立即追問道,事關他的身家性命,以及他未來的命運,容不得他緊張。

“公子,此處往東北有一塢堡,塢堡方圓一二裡,足可以用來據守,我等可以觀察一番局勢後再做打算。”趙韙給出了解釋,他想著先據守一地,觀察觀察局勢,再做打算。另外就是遣使往北向張魯派遣南下的樸胡、袁約求援,合兵一處,破開眼下的困局。

塢堡離趙韙現在所在的位置不是很遠,不多時,趙韙就到了塢堡的近前,塢堡的主人和趙韙是舊相識,見到趙韙這位中郎將前來,立馬領著族內的兒郎出迎,想問清趙韙的來意,並準備好好招呼趙韙一番,說不定日後得到趙韙的說項,家裡的幾個兒郎能出仕一方。

隻是塢堡主人的盤算落空了,趙韙不是來做客的,而是打著占據他這座塢堡的想法,輕身迎接趙韙的塢堡主人,被李思擒獲,並借此占據了塢堡的門樓,陸陸續續的,趙韙一行人進據了這處塢堡,被追趕的他們稍稍心安了一些。

入據塢堡的趙韙,馬不停蹄的派遣了幾波使者,有的往巴郡去尋樸胡、袁約,有的往漢中而去求張魯的援兵,而後趙韙開始視察起了塢堡的守禦資源,作為一方豪族的老巢,塢堡內的糧草自然是囤積如山,這讓趙韙不由的心中大定,不去擔心糧草的問題。

趙韙的手下除了渡口入夥的李思一批人,其他的都是他趙氏的兒郎,在糧草充足的情況下,怎麼都不會發生變故,內部出現不穩定的情形。

後麵他隻需觀察局勢,得了空子就引兵繼續往巴郡而去,或者等待張魯的援軍而來。

張任所統的百餘騎,循著趙韙部曲行進的蹤跡,同樣的趕到了這處塢堡。

張任繼續著裝腔作勢的法子,他將手下的百餘名騎兵分作四批,分兵在塢堡四周的林地間,馬尾綁著樹枝煽動起煙塵,做出塢堡四麵皆有大批軍隊的模樣,而後靜候援軍的到來。

但張任過之而猶不及的做法,讓站在城頭上,心中稍微安定些的趙韙起了疑心,沉下心來,能靜心思索的趙韙,此刻在想他是不是中計了,就算騎兵的速度快,可如果真有千餘騎兵追趕,渡過沱河也許花上不少時間,哪裡能這麼快追趕上他的腳程。

趙韙喚來了前麵偵查的斥候,詳細的向他詢問了起來,當聽到斥候言明隻見追騎後方煙塵滾滾,沒有近前真實看清輕追騎數目的時候,他的眉毛擰成了一團麻花。

抬頭看了看天色,見太陽已是偏向西山,趙韙放棄了現在出城對敵的想法,他打算明日派人出城對敵,至少要摸清張任所統騎卒數目的底細,不然如現在這般兩眼一抹黑,處處受製於人,恐早晚為劉璋所擒。——

蜀郡江原縣。

吳懿在和漢嘉縣縣令楊洪的通力合作下,將漢嘉郡的萬餘家青羌遷徙到了江原縣,九成九的完成了劉璋的命令。

而此刻的江原縣的縣寺內,吳懿大大咧咧的說道:“我回去後,當向明公言明楊弟你的功績,與你犍為楊氏增添一把光彩。”

楊洪微笑著擺了擺頭,謙虛道:“我寸功未立,得為漢嘉縣縣令,總是心有戚戚,唯恐負了明公,如今的這些功勞,不過抵了縣令一職的超拔,算不得什麼。”

再交談了幾句,吳懿朝著楊洪一拱手,道明了今日登門的心意:“剩下的事情,就有勞楊弟你了……我收到文書,明公已是輕身返回成都,隻這一兩日估計就到了,我現下先回成都向明公複命,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趕在明公的前麵,不至於讓明公等我。”

“也好,現在無有什麼要事,兄請自便,這裡有我就行。”和吳懿結交,以兄弟相稱的楊洪,自無不可的應下了吳懿的要求。(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