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關內侯(2 / 2)

當劉璋近前,吳懿聽到了一聲責備的話,出自他的明公劉璋,可這句責備的話,言辭上並不嚴厲,多少有些戲謔的成份在。

吳懿上前,一邊親自將劉璋扶下馬,一邊誠意的回應道:“明公抵達關中,是一件震動關中的大事,這樣的大事,懿自然需要親自出迎接侍。”

“子遠,這次也就罷了,下次就免了,不必如此勞師動眾的。”劉璋高高抬起,輕輕放下。

言罷,劉璋看向了上前行禮的甘寧和婁發,自去歲年末他遣甘寧和婁發襲取陳倉,幾人已經大半年未曾會麵了,這隔上一段時日相見,幾人紛紛開懷不已。

“明公。”甘寧眉間皆是喜色,他雙手抱拳,重重的彎下腰去行禮,卻是忘卻了在軍中,隻需微微彎腰行禮。

“明公。”婁發在瞧見劉璋的第一刻,他的臉上是遮掩不住的喜悅,和甘寧一樣,他也是重重的彎腰行禮。

劉璋一手一個,將兩人扶正,他打量著久不相見的甘寧和婁發,但見甘寧的氣質越發的凝練了起來,有一位統軍大將的穩重和一位無雙鬥將的驍銳,二者夾雜,相輔相成。

而甘寧身側的婁發,婁發素來以弓箭見長,百發百中對婁發來說不過是一件小事爾,百步穿楊、射斷飛柳才顯婁發的真本事。

是故婁發的一雙眼睛有似鷹隼,以往明亮銳利,而今隔上半載複見婁發,劉璋察覺婁發一雙眼睛更為明亮了,估摸著婁發的射藝百尺高樓,硬生生的又上了一層。

“興霸和子初於去歲隆冬時節,襲取陳倉,而後堅守半載,使李傕、郭汜二賊無計可施,軍威顯赫,功勳甚著,一樁一件,璋都記在心裡,二卿卻是辛苦了。”

劉璋誇耀起甘寧和婁發的功勞,對於甘寧和婁發這兩個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死忠,他一直都存著鍛煉和拔擢二人的想法,所以才派甘寧和婁發襲取陳倉,既是給二人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也是有意磨礪二人。

如今甘寧和婁發不負他的期望,在去歲拿下陳倉後,於陳倉堅守至他的到來,更是在堅守陳倉的過程中,有過夜襲李傕、郭汜營寨的壯舉,同時陣斬了李傕的外甥胡封,可謂是大慰其心,不使他一番心血付之東流。

“璋當向天子表功,以二卿之功,賜關內侯,以慰藉二卿一番辛苦。”

劉璋掏出了封侯的賞賜,雖是他這裡說是向天子表功,讓天子賜甘寧和婁發關內侯,但實際上天子現在頂個球用,向天子表奏不過是走個流程,甘寧和婁發得賜關內侯,在他說出去的這時就已經賜下了。

隻不過說起來,若是少了個大漢官方的印章,甘寧和婁發的關內侯之位還是有點虛,這也即是大漢天子的能量和作用,可以給出官方的印章,天下大部分人都認可的官方印章。

“謝明公。”

聞言,甘寧和婁發麵色頓然一喜,生性活躍的甘寧自然是喜上眉間,乃至於眉飛色舞了起來,而生性淡然的婁發,當下也露出了開懷的麵色,不複往日的端正。

這裡他們隻言致謝劉璋,卻是將大漢天子劉協拋擲一旁,乃是出自於漢代二元君臣關係的緣故,即是天子和公卿、公卿和他們的屬吏,是同等的君臣關係,有點類似中世紀的西方,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眼下甘寧和婁發且莫說皆是劉璋一力拔擢上來,就以二人眼下效命於劉璋幕府,他們吃的是劉璋給的俸祿、做的是劉璋的屬吏,自然是忠心於劉璋,以劉璋馬首是瞻。

待劉璋與麾下將領交談一二後,吳懿向劉璋介紹起了一眾前來迎接劉璋的關中耆老,一一點明了他們的身份,以及道出了他們的來意-供給軍需糧草和提供青壯戰力。

“諸位父老厚意,璋甚感之,於此向諸位父老致謝一二。”劉璋長揖而下,向前來翼戴他的一眾關中父老致謝道。

“使不得,使不得。”王翁上前托住劉璋,麵對劉璋的致謝,他即是不敢、也是不能接受下來。

“關中自董卓造逆,繼之李傕、郭汜二賊,血流漂櫓,無有寧日,關東諸侯但坐觀而已,今幸有明公,興義兵,征逆賊,為關中子弟做主……當是我等叩謝明公才是,如何當得明公致謝。”

言罷,王翁眼中泛起晶瑩,領著一眾關中耆老就欲向劉璋拜下。

而現在,就輪到劉璋托住王翁了:“璋出任益州牧,身為地方重臣,兼之為漢家宗親,見李傕、郭汜二賊淩迫天子、戕害公卿,危害屠戮關中父老,自當發兵討賊,安集三輔,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卻是當不得王翁的叩謝,若是王翁執意,隻怕要折煞於璋。”

“說起來,璋自出任益州牧,就有出兵關中,拯救黎庶的念頭,隻是礙於蜀地內憂不斷,南有蠻夷作亂,北有張魯為禍,一直到如今才得領義兵至此,是故使李傕、郭汜肆無忌憚禍亂關中多年,卻是璋來遲矣。”

“不遲,不遲,明公能領義兵至此,征伐李傕、郭汜二賊,是我關中士庶的福氣,也勝過關東諸侯萬分。”被劉璋托住,不得叩謝的王翁此刻淚下,為劉璋一番言談所感動,他身後一眾關中耆老也紛紛舉起袖口,抹起眼角的眼淚。

"老秦人實在啊!"劉璋麵對一眾關中耆老擦拭眼淚的舉動,他心生感觸,說起來他這番話不過是場麵上的言辭,隻是帶上了一些心懷黎庶的誠心而發,就將一眾關中耆老感動的眼淚嘩啦啦的流,可見秦隴之人的實在。

但從中也可觀測到李傕、郭汜對關中的殘害和破壞程度,以至關中父老在見到蜀兵到來、關中似有太平征兆之際,所做出的反應竟是這般的強烈,對劉璋的擁護竟是這般的熱烈。

可見李傕、郭汜,真該死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