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王瓊連忙拱手退下,生怕觸皇上黴頭。
朱厚照惆悵道:“朕這心裡頭憋著一口氣,難受的緊啊!”
“沒事兒,你受的所有委屈,嘉靖皇帝都給報複回去了。”朱由檢安慰道。
嘉靖帝?
朱厚照愣神一瞬,隨後眼中迸發出巨大的驚喜之色,捏住朱由檢的手,激動問道:“朕有兒子了?”
嘶!
勁咋這麼老大呢!
朱由檢呲牙,不著痕跡的抽回手,開口說道:“兄終弟及,是你堂弟興王世子繼位,手腕十分強橫,上來就逮著後宮跟內閣一塊打,楊廷和三年就被折騰的快咽氣了,被打發回家後,還被貶為庶民。”
“張太後更不得了,住哪哪著火,逮著她燒,雖然沒燒死,但此後也不敢再伸手,可謂是真正做到了後宮不得乾政。”
朱厚照雖然失望透頂,但還是扯出一絲牽強的笑容,搖頭感歎道:“我這個堂弟真是了不得,若是推算的不錯,應該十四歲了吧,小小年紀能做到這種程度,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啟蒙讀的孫武兵法呢。”
“待此間事了,便召他入京來吧,對了,由檢啊,這王守仁可是一個妙人,等你見過就知道了。”
誒!
還真讓你猜對了!
知道不知道,他都是讀的孫武啊!
朱由檢頓了頓,王守仁號陽明,後世將其與孔孟一齊稱為王子。
心學玄妙,卻又簡潔。
無非四字:知行合一。
他所說的知並非知道的知,而是一種本能。
就像你擦屁股,雖然看不著地方,但自然而然的就能擦到,就算你注意力在其他地方,也一樣能擦到。
這就是一種本能,是不需要理解的,是自發的。
知和行是沒有時間差的,就像你聞到臭的東西,會立馬厭惡這種氣味,而不是經過思考,再去判斷是否應該去厭惡他。
知行合一歸根結底是一種狀態。
比如你的身體到了晚上就已經要休息了,你的思維真知便會跳出來反對告訴你:我還能再熬會。
最後你會發現,身體這個行說了不算,大腦這個知的想法才是結果。
而知行合一便是身體告訴你該休息了,你的潛意識不會反對,立馬就能入睡。
再比如你想去跑步,你會瞬間感覺到莫名其妙的疲憊與困難,事實上你什麼都沒有去做。
隻要你什麼都沒做,什麼都不想做,那你就是知行合一的狀態。
而王陽明的心學便是,修心,這個心便是知,它本身是不知道什麼是好的,它不知道早睡是好,不知道運動是好。
所以才要去修它!
用一次次念隨身動去引導它,讓它變成一種本能,修完它便是心隨身動,你做了,並且你想做。
那一切你在做的事情都會變得非常容易,就像吃飯呼吸一樣簡單,因為是你想並且做的事情,所以也並不覺得累。
事半功倍,無往不利!
這也是為何很多人說,要將工作當成愛好,便會容易許多。
就是知行合一的道理。
朱由檢不由感歎,這真是個聖人啊!
隨後他頓了頓說道:“你堂弟就是方才那個看起來鬼精鬼精的少年。”
……
(義父們,今日份的知行合一,先從看三個廣告小禮物開始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