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霍去病隻感覺腦子像是一道驚雷劈下,一雙眸子帶著難以置信。
高陽所說的,直指戰爭的本質。
匈奴年年入侵,就是為了掠奪大漢的糧食,大漢入侵匈奴,也是為了削弱匈奴,但匈奴地盤之大,這對後勤有巨大的壓力!
另一頭。
劉徹和衛青的臉色狂變。
尤其是劉徹,根本沒想到高陽還有這個本事。
衛青的第一戰龍城之戰,他漢武帝兵發四路。
結果呢?
公孫賀無功而返,公孫敖戰敗,飛將軍李廣迷路,隻有衛青勝了!
但也隻是斬敵七百!
但這已經是大勝,原因就在於,匈奴的地盤太大了。
“孫子兵法雲: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
“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萁杆一石,當吾二十石。”
高陽晃著腦袋說道,旋即話鋒一轉。
“可匈奴之地連匈奴人自己都養不活太多,又哪裡來多餘的糧食讓漢軍去搶呢?”
“況且,茫茫草原百裡地麵也許都沒一戶牧民,搶一石糧食的成本高出天際!”
“眼下對匈奴的作戰,用兵數量不過二三萬精銳,而且並沒有深入大漠。”
“所以才沒有顯出壞處,倘若時間拉長,擴大用兵,再深入大漠,其後果,必然是災難性的!”
說到這兒,高陽冷笑一聲。
“即使是最好的結果,也是大漢國力凋敝,文景二帝休養生息幾十年的家底被劉徹揮霍一空。”
“最後百姓民怨四起,大漢盛極而衰,自此一蹶不振!”
“而若是最壞的結果...”
不用高陽說出最壞的結果,霍去病就沉默不語了。
儘管他並不願意相信這些話是真的,但霍去病不得不承認,高陽所言有理有據,不像是在隨口胡謅。
而在暗室內,劉徹原本被怒意填滿的心中,也是一下生出了寒意!
“此子究竟是何人?竟然連《孫子兵法》都讀過!”
也不怪劉徹奇怪,在大漢,知識基本上都掌握在王公貴族以及一些有著淵源的家族手上。
即使渭城高氏這樣的家族,也不會有多少藏書,更彆提《孫子兵法》這樣專攻行軍打仗的兵書了。
“渭城高氏莫非隱藏著什麼秘密?”
不過他很快就開始琢磨高陽提出的觀點了。
“衛青,他說的是真的嗎?”
聽到劉徹詢問,衛青猶豫了一下。
作為大將軍、長平侯,他自然是希望皇帝能夠支持對匈奴戰爭的,最好是力度越來越大。
可是在高陽指出了對匈奴擴大用兵的種種後果後,衛青也開始思考起來。
“陛下,此人所言大致無錯。”
“不過具體情況還尚未可知,所以...”
這時劉徹抬手說道。
“好了,朕知道了!”
“這小子雖然提出了問題,但要是給不出解決方案,朕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說罷,劉徹負手而立,閉上雙眼仔細聆聽。
事到如今,就算這小子說的都是真的,他也不可能停止對匈奴的征戰。
大漢自從高祖皇帝白登之圍開始,至今數十年都被匈奴欺辱,被迫和親送禮也不能阻止匈奴隔三差五南下打草穀。
這份恥辱必須雪!
這小子說對了,但也說錯了!
何況,與匈奴的戰爭已經成為他和朝中主和派公卿大臣角力的趁手工具。
九年前也就是元光二年,他親政兩年後調集三十萬大軍意圖一舉消滅匈奴主力未果之後,劉徹就將重心放在了軍事之上。
元光五年、元朔元年、元朔二年、元朔五年,短短八年時間四次出兵都取得勝利。
至此,劉徹才在朝堂上扳回一局!
現在放棄,無疑是承認自己年輕氣盛,承認主和派大臣是對的。
若是這樣的話,那他今後想做任何事都會受到朝堂公卿們的掣肘!
劉徹不能忍!
牢房裡。
“照你這麼說,這匈奴該怎麼打?”
“總不能不打了吧?那我大漢豈不是要一直忍受匈奴人的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