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爭鳴點頭:“相互監督、互相鼓勵,乃同窗之誼。但切勿過度依賴他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需獨立思考,自主進步。”
徐國坤問:“先生,我們十人中,有人在某科目上稍有不足,如何彌補短板?”
上官爭鳴道:“彌補短板,需有針對性的學習。找出自己的不足,針對性地加強訓練。同時,可以向擅長該科目的同窗請教,互相幫助。”
廖禎請教道:“先生,歲試之時,我們如何才能保持心態平和,發揮出最佳水平?”
上官爭鳴道:“心態平和,源於自信。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你們隻需按照備考計劃,循序漸進,自然會信心滿滿。此外,考前可適當放鬆,調整心態。”
鄒霆問:“先生,我們十人在備考過程中,是否需要參加一些模擬考試?”
上官爭鳴道:“模擬考試有助於檢驗學習成果,發現不足。但切勿頻繁參加,以免影響正常備考。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模擬考試即可。”
聽完上官爭鳴的教誨,十名弟子心中都有了明確的備考方向。他們互相鼓勵,紛紛表示要為歲試全力以赴。
薑知虞輕撫著書卷,眉宇間透出一股堅定的神色,轉身對柳萌萌道:“萌萌,上官先生的教誨,你可有領悟?”
柳萌萌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自然。我等應當齊心協力,共同備戰歲試。”
蕭雯在一旁輕輕咳嗽一聲,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各位,備考之路漫長,我們須得有個計劃。不如各自談談心中的打算,以便相互借鑒。”
齊梓墨微微一笑,率先開口:“我打算先從《詩經》入手,深入研究其中的韻味與哲理,再逐漸拓展到其他經典。”
章安傑點頭讚同:“不錯,詩詞歌賦是基礎,我也要先從《詩經》開始,同時加強《論語》與《孟子》的學習。”
鄒霆接口道:“我打算專注於《易經》與《道德經》,這兩部經典博大精深,對於我們理解天地萬物和人心人性都有極大的幫助。”
廖禎沉思片刻,道:“我認為,《春秋》與《左傳》是不可忽視的,它們記載了豐富的曆史典故,對於我們增長見識、提高文筆都有很大幫助。”
徐國坤微微一笑:“我則打算從《史記》入手,學習司馬遷的文筆和史觀,同時加強對其他史書的閱讀。”
胡佳宏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各位,我們是否應該先從《大學》和《中庸》學起?這兩部經典是儒家思想的基石,對於我們理解其他經典也有指導作用。”
康毅寧點頭讚同:“佳宏說得有理,我們確實應該先打好基礎。不過,《大學》與《中庸》較為深奧,我們需要共同探討,相互幫助。”
柳萌萌接口道:“那麼,我們不如這樣分工,知虞、安傑、梓墨三人負責《詩經》與《論語》的學習,鄒霆、國坤、佳宏三人研究《易經》、《道德經》與《史記》,我、萌萌、蕭雯、毅寧四人則專注於《春秋》、《左傳》和《大學》、《中庸》。這樣一來,我們既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又能夠相互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