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 / 2)

“徐總,您是咱們銀行的VIP客戶,按理來說您的要求我們是可以全額服務的,但...”劉魁有些不好意思道:“您的房產已經進行抵押了。”

“老劉,幾天沒見,你這說話的功夫也是厲害了不少啊。”劉魁拍手讚賞道。

凡事都會出現例外,更不用說金融係統本來就錯綜複雜的內部根基。

在經濟快遞發展的這個年代,通過各級銀行內部關係,收貸放貸以及綜合業務,雖然說不上問題困難有多少,但是在言語方麵總是會嘴下留情。

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言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徐總,您說笑了,我也是按照規定辦事。”劉魁更是“正直不阿”的說道。

“是嗎,我記得最近你們銀行正在搞整風運動吧。真是不容易,一個地方企業既要講究排場不能掉了體麵,還要發展,謀求生存不容易啊。”徐龍象感慨著從袖口處掏出一支錄音筆。

上一秒還嬉笑麵對的劉魁此刻卻是麵紅耳赤,因為他很清楚,這枚錄音筆裡麵裝著什麼。

“徐總,你這是做什麼,大家都是朋友。”劉魁立馬轉變語氣道。

“沒什麼,隻不過就是你們銀行的某些人在某些高檔場合喝多了之後說的一些酒後胡言而已。”徐龍象把玩著這枚錄音筆還不忘提醒道:“不過這個東西真的有可能要人命啊,你也知道銀行人最反感的是什麼?裡應外合,因為總有一些銀行人打算吞掉從銀行裡麵流露出來的巨額資金,可是最後呢,銀行的壞賬有誰來買單?”

劉魁冷汗直流,這件事情還要追溯到五年之前。

還在上大學的徐龍象便準備開辦公司,利用助學資金,他一度開辦了好幾家微型企業,也就是那個時候還在擔任市金融辦主任的徐天然給他介紹了還是主管放貸副行長劉魁。

兩個不太“安分”的合作者終於找到了“同盟”,通過利用虛報賬單,概念炒作,業務包裝,然後將三家微小企業竟然組合成為了一個小型集團,不到幾年便融彙了五百多萬的資本收入。

徐龍象對於兩個人過去的秘密從未坦率直白,現在忽然出手,應該是懷著必勝信心的而來。

早已經是位高權重的“行長”,劉魁此時也有些激動,不久之前當他聽說徐龍象來靜水縣投資,他就已經預感到了有些不妙,可是那個時候自己已經來靜水縣擔任一把手半年有餘了。

劉魁瞥了一眼空蕩蕩的辦公室,這才鬆了一口氣,好在自己辦公室沒有攝像頭,徐龍象既然這麼說,那就說明他還不打算撕破臉皮。

徐龍象看劉魁半天沒說話,也知道劉魁正在內心糾結,於是連忙開口:“劉行長,我之前和你提及過,我是一直看好咱們靜水縣的發展,現在我手上有一個項目,隻不過手裡的資金有限,但是我又不願意放棄掉,所以這才來求你,想要借些錢周轉一下。”

不管徐龍象如何利用言語來掩蓋,但是內心的真實目的早已經有所知曉。

“這樣吧,徐總,我也是剛來靜水縣不久,很多業務也不太熟悉,一會兒我安排幾個副行長一起開個會,大家商討一下。”劉魁無奈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