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章 軍墾三代人(1 / 2)

八零屯墾生活 觀斕 3150 字 3個月前

《八零屯墾生活》全本免費閱讀

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有一支不穿軍裝,不拿武器的戍邊大部隊——生產建設兵團,他們駐紮在昆山南北的戈壁荒漠中,屯墾戍邊,艱苦創業。

林早早的外公趙春德就是這群戍邊隊伍中的一員,編入農一師九團,分配到昆崗地區開荒種田,後來,林早早的外婆王清從千裡之外的海岱老家過來昆崗找趙春德,一家人算是在邊疆紮了根。

70年代末,林早早的媽媽趙國興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服從團裡統一分配,到連隊種地,昆崗地區經老輩人開墾,已有良田萬畝,可機械化設備不足,多是靠人力種地。

然而,種地從來都是最辛苦的活兒,插秧澆水,除草拾花,盛夏麵朝黃土背頂驕陽,深秋望月而出披星而歸,趕上夏秋季大半夜澆水,那蚊子真能把人生吞了。

趙國興家中兄弟姐妹五個孩子,隻靠林早早外公趙春德一個人的微薄工資過活,那可是摳到了骨頭縫裡,趙國興從小到大就沒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不是撿姐姐穿小的,就是撿人家不要的,上學時丟個鉛筆怕挨打連家也不敢回,沒有紅頭繩就將電線芯子抽出來用外頭的紅皮子綁頭發。

苦日子過多了就盼著趕緊工作,想著自己掙錢總能過好日子了,哪知工作後辛苦不說,工資也沒幾個,所以她一直很羨慕團部工人,能按時上下班工資也不低。

後來,在趙春德撮合下,趙國興嫁給了機耕二隊作業站的技術員,也就是林早早的爸爸林衛國,林衛國六歲時家裡窮的吃不上飯,隨外公外婆來昆崗農場種地,學習好心氣兒高,高考誌願填了內地大學,結果沒錄取,當時不講究複讀,按成績被安排在墨城的職業技術學校,學了三年農用機械。

剛恢複高考,大學生如鳳毛麟角,職業技術學校出來的已經算是文化人,所以林衛國畢業後直接被分配去機耕二隊,全稱是機械化耕作二隊,成了一位作業站的技術員,主要負責確保連隊農用機械的正常運轉,倒也輕鬆。

和林衛國同時分配去的還有一人,叫路忠誠,身為機耕二隊隊長的趙春德秉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索性將林衛國介紹給了自己的二閨女趙國興,將路忠誠介紹給了自己的三閨女趙國榮,二閨女和三閨女是對雙胞胎,正好一起辦喜事。

林衛國自小來疆,父母都在湖州,前幾年他外公外婆年歲大了想著落葉歸根,退休後就都回了湖州,但技術員是連隊稀缺人才,團裡舍不得放人,林衛國的工作調動手續辦不下來,隻好獨自留在了昆崗。

八十年代初,邊疆往內地的交通並不發達,從昆崗到湖州幾千公裡,翻山越嶺,且不說長途汽車,便是火車都得十多天,還要開介紹信,十分不方便,況且連隊上也離不開技術員,林衛國的探親假請不下來,索性往老家拍了封電報報喜,就自己張羅起婚事。

房子是連隊分配的,家具卻要自己張羅,林衛國家裡人都不在身邊,他一個小夥子工作時間又短,手頭上也沒多少積蓄,買大衣櫃,五鬥櫥,木板床之後就捉襟見肘了,無奈之下,他索性自己找木頭做家具,畢竟不是木匠出生,手藝粗,桌椅板凳倒是做全乎了,就是不太好看,可又能怎麼辦?湊合吧。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