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中最看重規矩,她母親是聰慧女子,可也得守他父親定下的規矩,才能坐穩太太的位置。
如果李紈回李家訴苦,母親或許還會心疼她,給她出些主意。
父親卻會訓斥她把女四書讀到了狗肚子裡麵去,絕不會心疼她一星半點兒。
李紈有苦難言,隻得答應王
夫人的提議。
她答應收下金簪。
不過王夫人倒沒有喪心病狂到在賈珠生病時給他送通房。
金簪是在賈珠病愈後,才去賈珠他們院子裡伺候的。
所幸賈珠並不是很喜愛金簪。
賈珠這樣的文人,素來愛慕風流,很難喜歡大字不識一個,長相完美符合王夫人喜好的金簪。
李紈被婆母這樣為難,隻能想儘辦法抓緊賈珠。
她對賈珠噓寒問暖,衣不解帶地照顧賈珠,一直到賈珠病愈。
賈珠確實很感動,隻覺有賢妻若此,也算不枉此生了。
在賈珠病愈後,鄉試也放榜了。
賈珠他赫然有名。
雖然排名不靠前,但是中了就是中了。
由此可見,李守中給他開的小灶還是很有用的。
李紈出生於書香門第,耳濡目染之下也十分看重科名。
之前對賈珠說不考了,也隻是被賈珠的病容嚇到了。
此時賈珠已然病愈,她也醒了神,在得知賈珠中了後,竟然欣喜地落下淚來。
賈珠也十分激動。
在得知這個好消息後,他蒼白的臉上都出現了因為激動而產生的紅暈。
榮國府上下——主要是二房上下,全都因賈珠中舉一事欣喜若狂。
人逢喜事精神爽,賈珠的氣色也漸漸好了起來,甚至都有精力出門參加文會了。
轉眼間到了重陽節。
這節日正是吃蟹賞菊的好時候,榮國府郊外莊子上的莊頭送來幾簍好螃蟹,個個飽滿肥大。
賈母見了,便吩咐廚房的人好生整治幾螃蟹宴出來。
賈璋也覺這螃蟹十分肥美鮮嫩,特意收拾出一提盒螃蟹去蔣家送節禮。
蔣鳳舉十分喜歡學生孝敬的禮物。
他在賈家做西席已經攢下了不少銀子,再好的螃蟹也買得。
但是眼前這盒螃蟹這不是學生的孝心嗎。
心意才是最珍貴的。
蔣鳳舉是真喜歡賈璋——這孩子天資美粹,是塊讀書的好材料,哪個先生見了他後不會見獵心喜呢?
蔣鳳舉看賈璋,就像是看自己的孫兒一般。
而賈璋他本質上還是個成年人,識得眉眼高低,對蔣鳳舉
的態度轉變也很敏感。
他是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人。
蔣鳳舉對他用心,他心裡也感激,所以處處照顧蔣家——比如說在三節兩禮上花費更多心思,比如說請祖母幫忙給蔣夫人請太醫過府看病等等。
賈珠中舉一事讓王夫人十分得意,她時常不經意地對邢夫人與周、趙二姨娘炫耀此事。
周姨娘已如槁木死灰,每日裡像塊木頭一樣站在她跟前兒任由她炫耀。
趙姨娘卻被氣得跳腳,恨不得立刻讓賈環長大成人,考個進士老爺回來給她爭光。
邢夫人也很酸,但她心疼兒子,舍不得在兒子過來陪她吃飯時勸學。
璋哥兒已經夠辛苦的了!
然後賈璋就收到了邢夫人派人送來的補湯。
他很想知道,他娘是為什麼突然燃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