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山出門前,專門編撰了一份資料,裡麵是六十六師大學生參軍的時間,和現階段職務,以及軍餉複雜的薪酬體係。
交給這些個學生傳閱。
“四川不同於北平,哪裡物價低,生活水平低,永州就更低,一個月一個大洋,當地師範的學生,已經可以生活的很好了。”
“周長官,是窮吧。”
周小山說話很誠懇,跟當初去找他們的幾個軍官感覺完全不一樣。
先前那幾個軍官口中,到了六十六師,就會被人當作寶貝,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永州是窮,我們師長也曾經說過,把你們這種有才學的大學生,放到戰場,本身是國家和民族的損失,但是你們沒發現,時局動蕩,北平之大,已經無法安放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嗎?”
在周小山眼裡,這些大學生,更像是家裡的小弟,在國難的浪潮來臨時候,有些驚慌失措。
聽張振華說,他們已經回不了家了,家人也中斷通訊聯絡了,即便家人到了北平,也非常窘迫,生活沒有了來源,能堅持到現在,都是很多人在接濟。
周小山這句模仿一二九運動宣言的話,頓時引來一片的唏噓。
這年代的大學生,還是非常善於思考的,這句話對他們觸動很大。
“如果你們願意繼續讀書,我們六十六師願意支助你們到川大,重大去讀,永州也有師範,你們也可以去讀。哪怕我們士兵穿著土布的軍裝,走路用的是草鞋,也會保證你們衣食無憂。”
“彆看我們現在穿的是布鞋,到六十六師訓練的時候,大家都穿草鞋。”
鄭春華補充完畢。
二十多個學生,都很動容,帶頭的那個叫齊俊,招呼著自己的學弟,站起來給周小山鞠了一躬,回他們的是特務營士兵整齊的軍禮。
“周長官,我想明白了,以前對於戰場還很恐懼,今天謝謝您的提醒,中華民族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明天,我去投二十九軍。”
周小山惋惜的搖了搖頭。
“我們之所以,來北平募兵,就是阻止你們去投二十九軍的。”
“周長官,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在這民族危亡之際,我願意為國家犧牲。”
“反正今晚上有時間,你們聽我把話說完,再做決策好不好?”
這話說的很誠懇,齊俊也意思到心急了,一群同學都笑起來。
“日本,和中國隔海相望,我們國家有很多去日本留學的學生,回來以後,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占絕大多數的論調的是,中國必敗,因為他們親眼看到了一個工業化國家,無數武器,裝備,物資源源不斷的從工廠產出,他們的軍隊,訓練有素,他們國力強大。但是有一位人物不同,他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科第三期畢業班畢業,輕鬆奪魁,在所有日本畢業生麵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劍帶走。”
“您說的是蔣百裡先生吧?”
“蔣百裡先生回國一直沒有機會親自帶兵,可是他的水平,足以成為我們所有軍中將領的師傅。”
“據我所之,劉湘也好,馮天魁也好,都是川軍速成係的,而劉文輝,鄧錫侯才是保定係的,你怎麼這麼推崇蔣百裡先生。”
周小山差點翻了個白眼,他壓根沒想到,這個齊俊,跟一般的學生還不一樣,他怕是早就想投軍沒有做決定吧。
我總不能告訴你,我同樣推崇蔣百裡先生的女婿錢學森和他的侄兒金庸吧。
“蔣先生說過,中日遲早必有一戰,全麵戰爭爆發,大半個中國都會淪陷,據我們分析,全麵戰爭的爆發節點,就應該在平津淪陷時候,畢竟這裡,曾今是多朝古都,在國民心中跟東三省不可同日而語,哪怕南京的委員長,也不能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