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暗批也要賣花》全本免費閱讀
餐桌前說話接待他們的中年男人,是這個村的村乾部之一,專門負責村內經濟方麵。
中年男人讓這兩位老板,叫他“張隊長”就好。
這個村每戶村民手上都有幾畝池沼。
雖大部分村民家庭的生活來源,是家屬於城市中工作所得。但池沼也能為他們來帶部分營收。
早先池沼用來種香蒲,一是,氣候環境適宜、水下土壤鬆軟;二是,當時有中藥材商強烈推薦他們種植。
說蒲黃可入藥,即香蒲的花粉。在中醫裡用作止血、陣痛等作用。
當年出於此味中藥材價格不低,村中便聽信了中藥材商建議,進來香蒲根莖繁插入池沼之中。
第一年中藥材商還來收了些。
往後幾年,就收的懶了。
再後麵幾年,鮮少有中藥材商過來收他們的蒲黃。
張隊長提及他們村內池沼的大範圍香蒲由來,手心手背相拍,“我們當時還以為,我們村這個環境,有水,又不深,種香蒲容易的很,想著蒲黃能創收多少多少。”
“結果收蒲黃的時候,我們發現,要下水,一支一支地搖動雌花,把花粉搖到收集的容器中。”
那個水,上午撈小龍蝦的時候,花獻宜和江麥體驗過。
盛夏時分,雖有橡膠套裝隔離水的直接觸碰,初始清爽,稍微長一點時間,便能清楚感受腳底生寒。
何況他們撈小龍蝦沒多久。
“我們村,和江淮省的大部分村一樣,其實也不是很缺錢。”張隊長繼續,但有錢誰也不會嫌多,村裡人有的還是會下水去收集蒲黃,“最開始,年紀大點的還吃的些苦,也習慣了在水中勞作。”
“隨著時間往後,年紀大點的,也變成了年老,就自然不怎麼下水了。”
“而更後輩一點的,不再那麼吃苦,說水裡一天站6個小時、8個小時,采集蒲黃粉,誰願意乾哦?何況,香蒲有花粉的時候,天氣已經熱起來了,太陽十分烈,連蟬都不願意出來的時刻,人怎麼會願意戶外勞作?”
繼續說著村中家常。
庭院陰涼棚下麵有幾個老人,邊操著土話閒聊,邊手上編著蒲草製品。
站在主屋門口,張隊長指著院中棚子,“後來我們就懶得打理原先的香蒲田了。中藥材商最開始說要,後麵又不怎麼見,大家自然就沒了積極性。”
“難怪。”江麥,“一大片水域,香蒲都是這裡有一叢,那裡有一叢,既不均勻,也不連片。”
確實是沒有認真打理過的樣子。
他們在網上搜的資料是,此處地點,為香蒲*******生產基地。
然而所登記的網絡信息,年代過於久遠,且一直未更新文字資料或是圖片。找到村電話,撥過去,提前問,是有大片專業生產香蒲麼?
電話中,他們村負責人信誓旦旦——二十多年前就搞香蒲種植了,非常專業,歡迎前來投資。
江淮省本身離滬城就不遠。
江麥開著他的奔馳G63,就直接帶他boss來此實地考察。
剛開始看到那大片池沼時——覺得有些受騙的滋味。因為香蒲叢都是零零散散,沒有專業生產經營進行過打理的樣子。
現下聽麵前這個中年男人說,他們村的香蒲事業曆程,才明白,為何下車看見的是那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