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如果年輕人演一個老頭,用體驗派的方法不是去模仿老頭,而是讓自己去相信老頭的情境發生在了自己身上,比如去相信自己關節不好、眼鏡看不清、耳朵聽不清……自己還是自己,隻是情境變了。
體驗派直男去演同性戀,他不能把自己偽裝成彆人去模仿,而隻能把自己內心中哪怕隻有一點點對男人的好感拿出來給角色,真的用自己同性戀的那一麵來示人。其次要求相信情境,比如將一把假槍當成真的死亡威脅來相信,要求在情境中能下意識地反應,而不是設計好的表演,這種相信可比設計難得多。最後還必須做許多功課才能讓角色的情境豐滿,讓一個虛構的情境如同生活一樣豐滿,其中需要填充的內容量是相當驚人的。
體驗派的美學追求就是真實,一切都是為了讓演員的表演達到一種接近生活、接近下意識的真實感,這是三派中最難的,也最需要天分:解放自我的天賦,相信情境的天賦。能有天賦達到體驗派要求的演員百裡無一,所以有不少進行不下去的人不願意承認自己天分不夠,轉而篡改或者反對體驗派。
比如原時空驢得水中張一曼的扮演者任素惜,任素汐的表演就是非常典型的成功的體驗派的表演。
能用體驗派來演戲的演員,都是真正的好演員,這樣的演員都是可遇而不可求,而且體驗派的演員,真的很容易出現心理、精神的問題,顧燦燦聽了老師的講解,自己又試著代入了一下,然後放棄了體驗派這種表演,天賦不夠……
表現派是在理解角色靈魂的基礎上,通過外在表現形式突顯人物個性,包括是聲音和肉體,道具,特定的表情,標簽式的動作等等表現派不強調從自我出發,而是強調在內心中先構建出一個“角色的形象”,強調模仿。同時表現派不提倡下意識生活在情境裡,而是強調拿捏和設計。
嗯,大多數小鮮肉和小花的表演形式,其實基本就是屬於表現派。
方法派傳承自體驗派,但有一點顯著不同,那就是方法派允許演員替換交流對象,而體驗派不允許。
舉個例子,還是直男演同性戀,讓他愛上一個男人。方法派允許直男演員將對手替換想象成一個女人,而體驗派不允許。體驗派要求你必須從這個同性身上找到你愛的部分。
其實方法派的表演,非常適合用於大熒幕,在電影的拍攝中,演員不是每次都能有一個真實的交流對象,而且最真實的表演隻需要一條就夠了,不用反複重複。所以在電影拍攝中,演員替換交流對象有時既是必須也無傷大雅。這和舞台劇的要求不同。
各個派彆的追求和方法之間涇渭分明,但在實際表演中不可能做到100%純粹。表現派演員不可能完全不動真情實感,體驗派演員也不可能完全不設計。
而且由於國內缺少成體係的表演教學,大部分演員並不遵循某一個派彆,而是在實踐中摸索合適自己的表演方法。
比如黃博、黃海播,他們的表演,偏向於方法派,但表演形式靈活,在不斷的磨礪中都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顧燦燦跟著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學習的主要還是方法派的表演形式,體驗派段位太高,表現派她不太看得上。
發型顧燦燦采用的還是陳瑤那種齊劉海,她重生後留過一段時間齊劉海的發型,她的臉型完全可以駕馭齊劉海發型。
造型師非常用心的給顧燦燦重新剪了剪頭發,顧燦燦的長相本來也不是那種美豔的漂亮,更偏向軟萌,這個齊劉海發型讓顧燦燦顯得年紀又變小了,又蘿莉了回去,正好符合原著無心法師中描繪嶽綺羅的形象,嶽綺羅初次登場,就是十三四歲的小蘿莉形象。
剪完頭發,化妝師小姐姐給又給顧燦燦戴上一個黑色的美瞳,,顯得黑眼珠大了一圈,占據了眼眶中大部分,立馬顯得鬼氣森森的。
化完妝,化妝師看著鏡中的顧燦燦,嘖嘖有聲的感歎:“顧總,你真的很適合這個發型,還有美瞳,真的是太漂亮了。說實話我給很多女明星都化過妝,就長相而言,我敢說沒有幾個能超過你的。”
“嘿嘿,拍馬屁也不漲工資的啊。”
化妝師哈哈的笑:“顧總平時沒帶過美瞳吧?”
“當然沒有,帶上感覺怪怪的,不是很舒服。”
“習慣一下。”化妝師嘻嘻一下說道:“其實很多女星平時都是帶隱形眼鏡或者美瞳的,有時候帶上隱形眼鏡或者美瞳可以提升一個人的精神呢。”
這個化妝師小姐姐性格有些自來熟的性格啊。
化好妝,顧燦燦去拍照。
她換上了嶽綺羅經典的小紅帽的鬥篷,依靠在座椅靠背上,閉目醞釀了一下情緒,再睜開眼,眼神淡淡掃過全場。
在場的人對上顧燦燦的眼神,都覺得心中一突。
臉還是那張臉,發型衣著什麼都沒有變,但是顧燦燦整個人給在場眾人的感覺完全變了。
顧燦燦小臉微微上揚,嘴角微翹,眼神睥睨毫無感情,看向眾人就像是在低等生物。
攝影師心中瘋狂嚎叫,就是這個感覺,就是這個感覺!
手指快速摁動,將顧燦燦此時的風姿各個角度的拍攝下來。
……
璀璨時代第一部電視劇在橫店開拍,即日已經開機,相關的新聞當天晚上就出現在各個網媒報道之上。
作為璀璨時代出品的第一部電視劇,顧燦燦親自在劇中扮演大反派,這則消息讓關注娛樂新聞的吃瓜群眾驚喜不已,時隔兩年,終於等到顧燦燦又親自去拍戲了。
一時間,無心法師的搜索量飆升。
而更讓人民感到驚喜的是,就在報道的第二天,無心法師官方微博上,放出了顧燦燦的一張定妝照。
驚豔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