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大雪後,整個京都銀裝素裹,絲絲兒地透著寒涼。
午後,太陽露了臉,晴光漫天,大街小巷都是出來看雪、玩雪的人。
臨近皇宮門前禦街的十喜巷中,向來安靜的英國公府,也難得熱鬨起來。
家裡大小主子都不在,小丫鬟也好,剛留頭的小廝也罷,都嬉嬉鬨鬨地在外頭玩雪,就連經年的管事嬤嬤們瞧見了,也是滿眼笑意,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任他們玩去。
正所謂熱鬨也分大小,此時的國公府,最熱鬨的地兒當屬清音居。
清音居是府裡小郎君祁知年的院子,整個院子種植的臘梅不下百株,每逢冬日花期,臘梅清幽,粉雪簌簌,花香纏繞雪落的聲音,那叫一個妙極,仿佛仙音自天上來,因此,清音居才得了這個名兒。
不過這個院子當然並非特彆為祁知年所建,祁知年今歲才十五,過一個月,翻了年兒才十六歲,英國公府卻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祁氏一族更是已綿延千年,是出了名的世家望族。
甚至,在國公府內,清音居其實很有些偏僻,當年造了這個院兒,隻是為了冬日賞梅用。
由此也足以看出,其實祁知年在英國公府內的位置頗有些尷尬,他生在、長在府中,與娘親名義上隻是暫居。但他娘親又與英國公祁淮有過那麼一段傳聞,他目前還姓祁,府裡沒有國公夫人,再尷尬,好歹還是把清音居給了他。
祁知年卻是很喜歡清音居,除臘梅之外,清音居內遍植花木,春日時是海棠、杜鵑與牡丹,夏日時屋後有一池粉荷,窗下更有茉莉、紫薇與芭蕉,秋日時滿院木樨、紅楓與銀杏,冬日裡更不必多說,四季都是景。
祁知年自小在這裡長大,看了這麼多年,都還沒有看膩。
作為國公府內唯一的小郎君,身份再尷尬,府裡也不敢有人怠慢,左右英國公祁淮常常不在家,家裡最大的主子就是祁知年,因而府裡最漂亮、最能乾的小丫鬟和小廝,都在祁知年的院子裡。
這會兒,祁知年的丫鬟們就笑鬨著,鑽在梅林中,用竹夾在臘梅樹上采那黃嫩嫩的花朵。
樹枝、花上的雪紛紛落下,鑽進人的脖頸裡,又涼又有趣,丫鬟們更是笑成一團,遠處急急跑來個小廝,大冬天的竟是滿頭大汗,人未到聲先至:“還鬨著呢,快些的吧,小郎君回來了!”
立即就有丫鬟問:“小郎君今兒不上學了?這才上午。”
“先生說今日雪景好,放咱們小郎君回來歇息,順便作幅雪景圖,先生自己也邀了好友去城外賞雪去了!”
丫鬟就笑罵:“這老頭,回回仗著咱們小郎君性子好,我看明明是他自己想去玩兒吧!我們小郎君過些日子可是要去考童試的!可彆被他給耽誤了!看我回頭告訴紀嬤嬤!”
她是祁知年屋裡的貼身丫鬟,叫小雅,一向嘴尖舌利。
小廝作揖:“姑奶奶,快些吧!”
小雅白他一眼:“還用你說!屋裡什麼都備得好好的,咱們在這兒采梅花,也是小郎君早上出門前吩咐的,小郎君要曬乾了親手做花箋呢。”
小廝這才鬆了口氣。
這時,遠處已有人聲緩緩傳來,丫鬟小廝們紛紛放下竹夾與竹籃,整整衣裳,從梅林中走出來。
清音居一入月亮門就是幾株臘梅,往內走,一路上,道兩邊植的也都是臘梅。
正是花開得最好的季節,祁知年一路走來,滿身早已裹上臘梅清幽花香,丫鬟小廝們抬頭,隻見那清雋的白色身影穿梭於梅影之間,臘梅清幽,花色卻是明亮,就連他們清清雅雅的小郎君身上,都染了幾分明媚。
幾個丫鬟對視歡喜一笑,再往前走幾步。
一位身披白色大毛披風的小郎君就這麼從遊廊裡現出身來,他生得唇紅齒白,因年歲還小,漂亮的臉蛋還有些肉肉的,憑誰見了都想要掐一把,看是不是能掐出水來。
他頭戴精致玉冠,頸邊圍了一圈銀鼠毛兒,腰間垂了白玉佩,大毛披風邊緣露出來的是衣袍金黃色的臘梅襴邊,應了今兒的景,左看右看,都好像是那從畫裡走出來的小神仙。
哪怕每日相對,丫鬟們不覺還是看傻了眼。
直到天上的雪又開始灑落,身後的小廝撐起傘為他擋雪,丫鬟們才回神,紛紛拜下行禮:“小郎君!”
祁知年看到麵前的丫鬟小廝們,不覺停下腳步,笑眯眯道:“都起來吧。”
聲音輕輕柔柔的,就是雪花飄落的速度仿佛都不覺放慢,好似怕嚇到他。
小雅他們紛紛起身,小雅已經笑著上前:“小郎君餓不餓?想吃些什麼?聽說要作雪景畫兒,不知要去哪處?奴婢這就去準備,您——”
祁知年身邊另一個丫鬟小頌不由道:“看把你急的,你讓小郎君先進屋喝口熱茶,換身衣服啊!外麵涼著呢!”
小雅苦惱:“奴婢這不是一上午沒瞧見小郎君就急著了麼。”
小頌挑眉:“你還敢鬨上小郎君了!”
祁知年笑著立即出聲:“好了好了,小雅就這個性子,走吧,都進去。”
小雅偷偷給小頌做鬼臉,小頌狠狠瞪她一眼,想著事後再訓她,能逗樂小郎君是不假,也不能一點兒的規矩也沒有。
祁知年邊走,邊問:“你們可采了梅花不曾?”
小雅點頭:“您回來前,我們正采著呢,您瞧——”
祁知年順著她的手看過去,看到梅林間的幾個小竹籃,已是半滿,他滿意地點點頭,正想是不是也去親手采幾朵,身後再傳來腳步聲。
他回身望去,是紀嬤嬤。
國公府沒有女主人,宅院裡的事兒,都由紀嬤嬤管,紀嬤嬤是英國公祁淮的奶娘,原先是宮裡的女官,是伺候太後娘娘的,後來被她賜給親生女兒華陽長公主,長公主嫁給老英國公後,帶著紀嬤嬤一起出宮。
長公主再生下祁淮後,紀嬤嬤成了祁淮的奶娘,就一直留在英國公府。
祁知年一直很尊重紀嬤嬤,紀嬤嬤人很嚴肅,規矩也重,卻不是難說話的人,對祁知年一向頗有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