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伯母一家在村裡早已聲名狼藉,因其難纏、刻薄、重男輕女及極度拜金的性格而臭名昭著。這種性格顯然是她所處環境的產物,她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其家庭文化和社會風氣的縮影。最終,程大伯在種種壓力下被迫帶著她回到了北京。而到了北京之後的程大伯母,看到城市的繁華,更是堅定了要和程大伯在一起的決心。
起初,程老爺子和程老太太堅決反對這門婚事。兩位老人家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桃李滿天下,識人無數。程大伯母的性格和品行,他們一眼便能洞悉。程家雖非世家大族,但家境殷實,門風純正,無法接受這樣的兒媳。他們並不因程大伯母出身農村而有所嫌棄,隻要人品過得去,他們都會給予祝福。然而,程大伯母一進門就表現出的刻薄和見錢眼開的本性,卻是兩位老人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見程老爺子和程老太太堅決反對,程大伯母毫不留情地撕破了臉麵,四處散播謠言,企圖迫使兩位老人屈服。她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心地善良的程老太太差點被氣暈。程大伯眼見父母受此煎熬,心中五味雜陳,最後不得不含淚苦勸父母妥協。
在兩老的無奈與妥協之下,程大伯和程大伯母匆匆辦理了結婚證,未及舉辦婚禮便結為夫妻。然而,對於程大伯母而言,這並未影響她的滿足與自得,她自以為已嫁入了一個富貴之家,如同踏入“金窩”。
婚後,程大伯母愈發肆無忌憚,她的所作所為令人咋舌。程老爺子和程老太太身為教書育人的長者,自然做不出苛待兒媳的舉動,隻能裝作視而不見。然而,這種縱容反而助長了她的氣焰,讓她更加放肆。隨著小叔子程啟超娶妻,程大伯母的虛榮心更加膨脹,家庭矛盾愈發激化。
最終,程大伯為了維護父母的安寧生活,決定帶著程大伯母搬出去住。起初,程大伯母堅決反對,擔心搬出去後兩老會偏袒二房。但程大伯態度堅決,她無奈隻能跟隨搬離。此後,老宅的生活終於恢複了平靜。
程大伯和程大伯母共同孕育了兩兒一女,這三個孩子原本是程大伯母為鞏固地位而精心策劃的“產物”。然而,對於程大伯來說,他對程大伯母從未有過真正的感情,他們的婚姻始終建立在分房而居的基礎上,這不過是他在多重壓力下做出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