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帝都。
總軍區研究所核心會議室。
十幾名研究人員圍坐在會議桌前,他們都是現如今大夏針對性研究軍備武器最頂尖的研究員。
此時,密密麻麻的紙張攤開在桌子上,摞在他們身前。
每一張紙上麵都寫滿了各種符號、文字,以及圖案。
在會議桌的中間位置,有一台投影,而且是一台3d立體投影。
投影的鏡頭朝天,在會議桌的上方投放出來一個又一個的圖案,並且還有一張總稿圖。
從稿圖上麵不難看出,那是一輛導彈發射車的構架,粗長厚重的車身,以及車尾尾部升起的那一根根導彈。
這是研究所當下最重要也是最為核心的研究項目之一——新型導彈發射車,研究代號為穿山甲。
該項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年。
框架基本成型,但內裡細節卻是差點意思,這麼多年過去了,研究雖說有進展,但進展可以說稱得上是極為緩慢。
“還是不行啊。”
此時,坐在主位上的老者看著半空中的投影,臉上難掩失落之色的搖了搖頭。
老者差不多七十歲的年紀,頭發花白,身形瘦弱,但精神矍鑠。
他就是研究所的所長,王東生。
“這裡的動力裝置單是從理論上都無法自圓其說,就更彆說落地到現實當中了。”
“還有這個掃描係統……仍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邏輯是對的,設備裝置的預設是對的,但是兩個並成一個係統仍是難以自洽。”
“但是之前提到的穩定係統,今天看過改良方案之後,我覺得有很大的進步,可以嘗試著落地到實車上麵進行一下測試。”
“對了,還有那個之前一直困擾著我們的動力轉化的問題,為什麼這次會議上麵我沒有看到任何的解決方案,是還沒有想到是嗎?”
“……”
王東生對研究人員提出來的方案和設想一一進行點評。
王東生說話的語氣很平靜很平淡,但是表情卻很是凝重。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越發的感覺這項研究距離成功似乎越來越遠。
他甚至覺得……
或許這項研究要退而求其次,隻是將現有的導彈發射車進行功能升級,但這勢必無法做到領先於全球的水平,甚至有可能連其他國家的導彈發射車都不如。
對於王東生點出來的這些問題,周圍的研究人員飛速的記錄著。
很快,王東生按下桌子上的一個按鈕。
頓時!
半空中的投屏一閃,之前導彈發射車的3d立體圖案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架飛機。
這是與穿山甲項目同樣重要的一個項目,項目代號為黑鷹。
不同的是,黑鷹項目是這兩年剛剛確定下來,還處在幼苗期。
王東生指了指半空中的3d立體圖案,問道“關於黑鷹,你們有什麼不同於之前的想法和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