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唐太宗(8)(1 / 2)

《曆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全本免費閱讀

【年輕時的李世民為李唐打下了半壁江山,而登基之後,二鳳同樣沒閒著。

隋末大亂,軍閥割據、突厥複興,雖平定了各方梟雄霸據一方的局麵,然而還有一個龐大的草原帝國橫亙於唐王朝的頭頂之上。

武德年間,突厥經常南下騷擾,唐朝廷對此無可奈何。然而李世民繼位後,僅僅三年,就依靠政治分化和軍事攻擊,擊滅東突厥,擒獲頡利可汗,一雪唐初稱臣之恥。

也就是這一年,李淵同李世民僵持不下的關係得到緩解。

史書記載,上皇聞擒頡利,歎曰:“漢高祖困白登,不能報;今我子能滅突厥,吾托付得人,複何憂哉!”上皇召上與貴臣十餘人及諸王、妃、主置酒淩煙閣,酒酣,上皇自彈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為壽,逮夜而罷。

——漢高祖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的大仇尚且不能得報,而他與突厥對戰時的屈辱,二郎卻親手給他報了。

小時候獨所鐘愛的麟兒如今已為天可汗,天下共主,萬國來朝,怎能不令人驕傲。

適逢生日宴會,二郎悉心準備,死對頭頡利可汗大跳胡旋舞,南蠻酋長馮智戴被迫賦詩,這堪稱為李淵此生的高光時刻,一雪前恥,大慰平生。

將江山托付給二郎,所托得人,再無遺憾!

從今往後,李淵便安心做他的太上皇去了,日子悠哉,再無所慮。

再後來,李世民又陸續滅了吐穀渾與高昌,打擊薛延陀,大傷高句麗。大唐版圖西到罽賓,南到真臘,北到室韋,東到靺鞨,疆域翻倍。】

煌煌天幕向諸朝萬眾展現了後人眼中的盛唐,壯闊恢宏的長安城、萬邦來朝的氣派、繁華喧鬨的市井以及金碧輝煌的宮殿......

高座上的天可汗身著金色龍袍,氣宇軒昂、不怒自威,四海之內,莫不賓服。

唐朝·秦王時期

三年!擊滅東突厥,擒獲頡利可汗!

頭頡利可汗大跳胡旋舞,南蠻酋長馮智戴被迫賦詩,大唐疆域翻倍......李淵聞之,不敢置信,緩過神來後開始暢懷大笑。

“二郎,好,好啊!不愧是朕最看重的兒子!”

心頭陰霾霎然散去,李淵豁然開朗。

自己已是花甲之年,既然做不了皇帝,那麼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當個太上皇也未嘗不可。反正即位的是兒子,還是從小寵到大、最得他心的兒子,沒有便宜外人。

最關鍵的是,自己能達到二郎的成就嗎?李淵捫心自問,自知不及,若不能滅突厥平天下,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為了多坐幾年皇帝位置賠上自己的名譽,未免太得不償失了些。想及此,李淵向李世民招了招手道:“二郎,來,到朕身邊來。”

“既然天幕說你有大才,建成又自請離開,那從今日起,你便是大唐的太子!”

“挑個良辰吉日即位吧,朕也該享享清福了。”

彆的不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這點李淵還是懂的,尤其是天幕現世,如今天下歸心於二兒子,再硬著頭皮對著乾,保不齊連太上皇的位置也沒了。

見李淵前後態度反轉如此之快,李世民驀地抬頭,驚愕道:“父皇——!”

李淵拍拍李世民的肩膀,“二郎啊,莫要令朕失望。”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均得,天幕描繪的盛世大唐就在前方,李世民心潮澎湃,叩首鄭重答道:“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

【彆看李世民武治登峰造極,其實文治也絲毫不弱。與漢文帝、隋文帝兩人難分伯仲。

隋末煬帝楊廣造成天下大亂,民生凋敝,人口銳減三分之二,留給唐朝的戶口隻有兩百餘萬戶,像河南和關中這樣的主戰場,人口幸存下來的甚至不到十分之一,簡直是人間慘劇。

麵對這樣的天崩開局,李世民任用賢能、知人善任,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真正做到了‘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此外,中國是農業大國,曆朝曆代想要繁盛必須重視農業生產。於是李世民實行‘均田製’,嚴格規定了占田的額度,限製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發展。荒地得到開墾,耕地麵積擴大,農業生產恢複迅速。

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複興,完善科舉......多管齊下,在數條政策有條不紊的推行下,華夏大地開始從噩夢中複蘇,沒幾年就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大概是上天也眷顧這樣的好皇帝,公元630年,農業大豐收。

一鬥米價為3、4個銅錢,在這之後的十多年裡,連續豐收,高的時候一鬥米也不過4、5個銅錢,低的時候甚至隻要2個銅錢。

《資治通鑒》中記載:“自是數年之後,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官吏賢能、政治清明、百姓安逸,從上至下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風氣,而後曆代有為的治國者,皆追慕‘貞觀政風’而力圖效仿。

前半生馬上定乾坤,後半生下馬平天下,也難怪司馬光盛讚曰:“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