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華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這兒的人們自然很重視。粽子,自然是端午的靈魂。
五接人不在意粽子的甜鹹。赤豆粽、鹹肉粽、蜜棗粽……甚至可以是沒有餡兒的粽子。隻要有特色,能讓人記憶猶新,就是一種美味,一種精神的享受。
畢竟,粽子的口味本來就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全憑個人喜好。何為“美食”,這個詞從來都沒有被正式地定義。隻要能帶給人一種溫暖和快樂,隻要能讓人喜歡,就可以了。
玫瑰家的粽子則比較特彆。每到端午節前,家裡就會提前備上一個大圓盤,分為三小份,分彆擺上赤豆、鹹肉、蜜棗三種粽子。玫瑰不明白這些粽子的含義,但也沒有去問父親。因為她覺得,父親自有他的道理。
端午節前一天早上,父女倆就出發了。目的地就是河邊的蘆葦蕩。理論上來說,真正的粽子,應該用艾葉來包。但是五接這一帶沒有艾草,於是人們就用了蘆葉代替。蘆葉相較於艾葉,有一種特彆的清香,不同於艾草。人們獨愛它這種淡淡的香味。
趙安忠把蘆葉一片片剝下來。他覺得蘆葉有一種特彆的美。蘆葉那清新的深綠色,帶有春夏的生機與活力。
好不容易采到了需要的數量,接下來就要清洗蘆葉了。把蘆葉在清澈的溪水中清洗完後,蘆葉更加美麗了。溪水洗刷去了蘆葉的雜質,蘆葉的深綠色更加鮮豔、生氣了。
“玫瑰,你看,這蘆葉為什麼變得這麼漂亮了?”趙安忠拿著一片蘆葉,給年幼的玫瑰看。
“是因為用溪水衝洗過了。”還小的玫瑰認真地回答了父親的問題。趙安忠點了點頭,繼續問女兒:
“那為什麼用溪水衝洗過了蘆葉就變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