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天兩個台班計算,三台挖掘機一天挖掘24畝,五千多畝需要兩百多天的時間。
黃修遠問了一句:“土壤改良後,你們測試的情況如何?”
“各項指標符合預期,平整後可以開始種植牧草了,如果管理比較好,種紫苜蓿,畝產可以6~8噸。”馬長江也是興奮不已。
他從魯省農科院跳槽,加入燧人公司後,才感覺自己做了一個最正確的選擇,甚至將幾個看好的學生,也一起拉了過來。
如果這樣的脫鹽車,再裝備多一些,這五千多畝牧草場,很快就可以完成改造。
其實不用他說,黃修遠就吩咐了蝸牛工業的設備製造公司,一邊完善設備,一邊開始生產脫鹽車、混土車、初篩車。
為了方便運輸,蝸牛工業準備在魯省兼並一個工程機械企業,反正底盤、發電機等零配件,對於工程機械製造大省而言,隻要有錢都可以定製到。
蝸牛工業隻需要設計好,以及自己生產一部分核心零部件,就可以大量組裝生產了。
當然一部分零件,采購回來後,還需要進行深加工,采用蝸牛工業特有的矽納米鍍層技術,提高機械的強度。
突然黃修遠,轉過頭說道:“馬博士,我打算在魯省成立一個北方農業研究所,你就擔任這個研究所的負責人吧!”
“額……”馬長江撓了撓後腦勺,有些遲疑的說道:“黃總,我沒有管理經驗,怕耽誤了公司的事情。”
黃修遠笑了笑:“馬博士放心,你不需要管理研究所,管理工作是副所長的事情,你隻需要完成公司的課題,也可以自己準備課題,然後向科研部申請審批即可。”
剛剛加入的馬長江,還是不太適應,也不熟悉燧人公司內部的運行機製,不過既然董事長都開口了,他隻能答應下來:
“那我就先多謝黃總的信任,一定搞好這個研究所。”
“你們現階段的任務,是完成魯省的鹽堿地勘探,另外可以逐步組建實驗室,重點在牧草、飼用番薯上麵。”
馬長江點了點頭:“我在農科院還有不少老同事,就有從事牧草、飼用番薯研究方麵的。”
“嗯,這方麵你便宜行事,隻要沒有太大問題,可向科研部打報告,讓他們去談。”
就在這時,一身泥土的杜金華,走了上來,氣喘籲籲的說道:
“黃總,初步測試問題不大,可以一邊生產一邊調整。”
黃修遠遞了一瓶溫水過去:“辛苦你們了,我會和輔國說的。”
打開瓶蓋後,杜金華就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又舔了舔乾裂的嘴唇:“呼,這北方天氣太乾燥了。”
“你沒有去過冰城,那邊的冬天才叫天寒地凍。”黃修遠笑道。
幾個人看了半天,在集裝箱房二樓的吹了幾個小時西北風,除了本地人的馬長江、蕭英男,從南方過來的幾人,都有些受不了。
下來後,杜金華繼續測試原型機。
而馬長江等人,也去準備研究所的事情。
他和張雷、蕭英男等人,則回到東營城區,因為他們需要辦另外一件事。
另一邊,從嶺南趕過來的蔣海霖,帶著專業的團隊,也來到了東營城區,和黃修遠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