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國產的零件,可以到達嗎?”張鏡鑒也問了一個關鍵問題。
夏求真和其他工程師討論了一會,才給出一個答案:“如果用國產的零件,又要保證精度,隻能靠慢工出細活。”
“按照單塊麵積,加工100億個結構計算,估計需要多少時間?”
拿出鋼筆的夏求真,在草稿紙上粗略計算了幾分鐘,給出了一個回答:“如果是六線針織,根據圖案的複雜程度,一小時可以編織20~40萬個結構,完成100億個結構,需要25~5萬個小時。”
停到這裡,張鏡鑒直接搖了搖頭:“太慢了。”
夏求真想了想,說出了另一個方案:“如果采用經緯線,加上跳針,效率倒是可以提高到每小時上千萬個結構,就是需要設定好圖案。”
每小時上千萬個結構,倒是勉強夠用,編織100億個結構,大概需要一千個小時左右,也就是42天左右。
“如果增加針道,可以再提升效率嗎?”
夏求真搖了搖頭:“除非采用更加先進的控製係統,不然會影響精度,畢竟20納米左右的精度,甚至是太高了。”
麵對這個現實問題,張鏡鑒也隻能暫時作罷,畢竟要一口氣吃成胖子,難度相當的大。
他繼續和夏求真等人討論,爭取將做到最優狀態。
納米線紡織設備的設計工作,開始進入實質階段,先從市麵上,采購了一批零部件,又通過蝸牛工業,定製了一些特製零件。
他們先組裝了一台兩針道的針織機,又從實驗室要來了矽納米線等,初步嘗試了編織,矽納米線和磷納米線、矽納米線和硼納米線、矽納米線和矽納米線等。
獲得了不少實測數據,而半導體實驗室也在行動,張鏡鑒一邊和夏求真這邊交流合作,一邊檢測了這種編織出來的微型晶體管。
發現這些晶體管,確實可以實現電路開關。
黃修遠和陸學東也在關注著這些研究,儘管大規模量產的設備,以及芯片電路設計,需要時間來積累。
但是燧人公司的半導體研發路線,成功繞開了發達國家的很多障礙。
至少納米線紡織設備的研發,比光刻機、蝕刻機簡單得多,而納米線本身,又繞開了高純度矽片、光刻膠。
同時編織法的半導體設計,也和光刻法的半導體設計,有著明顯的區彆。光刻法是自上而下的製造,而編織法是自下而上的製造。
在真空環境下,由於納米線本身沒有雜質,編織後的晶體管,出現缺陷的概率,可能低於百億分之一。
唯一可能出現的問題,反而可能出現在芯片電路設計上,隻有設計沒有問題,編織法生產的晶體管,缺陷率會非常低,甚至幾乎是接近於零。
黃修遠吩咐林百傑,加大了芯片設計人才的挖掘,加大對於芯片設計專利的申請。
對於專利方麵,燧人公司向來都是未雨綢繆,避免被西方卡脖子。
半導體實驗室的休息區。
黃修遠看著各項進度的推進,疲憊的揉了揉太陽穴:“學東,你估計多久可以實現量產?”
同樣滿眼血絲的陸學東,亢奮地回道:“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可以初步實現量產,我是指簡單的芯片,至於cpu之類,估計要技術沉澱一段時間,具體看芯片設計部門。”
“我們太需要芯片了。”黃修遠無奈的說道。
陸學東當然知道,燧人公司雖然現在用芯片的地方不多,但是隨著安卓係的崛起,燧人公司需要麵對的敵人,將是無比強大的存在。
沒有自己的硬件係統,子公司時光信息,就如同無根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