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2 / 2)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4579 字 11個月前

要知道錸的全球可開采儲量,隻有少得可憐的2500噸左右,其中智利儲量1300噸、米國390噸、露西亞310噸、哈薩克190噸、亞美尼亞95噸、秘魯45噸、楓葉國32噸,其他地區91噸。

雖然華國的錸礦保有儲量237噸,但是都是品位非常差的貧礦,開采和提煉難度,比國外的高品位礦,簡直是天差地彆。

目前藍色時代在全國收購和承包的各類廢礦、尾礦和超貧礦中,探明的錸礦儲量在736~982噸左右。

這個數量看起來,國內似乎不缺少錸礦。

實際上,如果沒有燧人公司的開采技術,這些根本不具備開采價值,哪個礦業公司敢開采這種超貧礦,怕不是要虧到連褲衩都沒了。

因為目前錸金屬主要用途是製造耐高溫材料,比如噴氣發動機的葉片之類。

而最大生產國是智利,最大消費國則是米國,因此價格被嚴重低估了,目前市場價格才每克37~45元。

對於一種比黃金還稀少的元素,價格隻有黃金的八分之一左右,要是沒有貓膩才怪。

其實國內的稀土資源也一樣,出口價格簡直是白菜價,後來官方出手整合了稀土產業,才遏製了這種資源賤賣現象。

而那些小國,在國際貿易中,根本沒有話語權,隻能任人宰割,錸金屬的價格就是一種體現。

對於這些開采和提煉出來的稀有資源,黃修遠的計劃是作為戰略儲備,除了一部分自己使用,和出售給國內一部分需要的企業,剩下的生產量都作為儲備。

目前錸、鎢、鉬之類,被蝸牛工業的鋼鐵廠使用了一部分,主要是冶煉耐高溫合金。

在宋世嘉帶領下,他考察了藍色時代在科爾沁地區的17處礦點,儘管都是超貧礦,但是對於藍色時代而言,仍然具備開采價值。

由於這些開采出來的稀有資源,絕大多數都是儲備,對正常的市場價格不會有明顯影響,除非出現被卡脖子的情況,藍色時代就會啟用戰略儲備庫存。

比如蝸牛工業使用的稀有金屬,很大一部分,采購國外的原材料,國內的原材料作為儲備。

這種做法,也是發達國家的常用方式,比如資源貧乏的東瀛、高麗,更是注重戰略儲備。

而米國方麵,他們是故意不開采國內資源,有意消耗國家的稀有資源。

車隊停在一片鹽堿荒地上,黃修遠通過筆記本電腦,可以看到藍色時代的礦產勘探分布圖。

這片土地是一片鋯礦,雖然儲量不小,如果全部提煉出來,可以達到130~150萬噸,隻是這裡的礦物品位,低得可憐。

黃修遠看著眼前寸草不生的土地,吩咐道:“世嘉,你們對這些超貧礦的開采,可以和豐民農業合作,一邊提煉有用的礦物質,一邊改造成為牧草場、耕地。”

“明白。”

“對了,你這邊的工作安排好,準備返回秦皇島一趟。”

宋世嘉點了點頭。

因為藍色時代的礦業公司,可不僅僅盯著國內那一點資源。

對於國外的資源,同樣是垂涎三尺,計劃在秦皇島打造一個礦物提煉基地,專門進口一些稀有資源的粗礦,自己提煉這些礦物。

雖然發達國家早就瓜分了世界各地的富礦,但是那些品位比較低的礦物,還有非常多。

隻需要當地初步篩選,然後將這些礦物運輸回來,藍色時代就有辦法低成本提煉出來。

當然這種購買貧礦和尾礦的模式,隻適用於稀缺資源,對於鐵礦、銅礦、鋁土礦之類,暫時沒有必要,國際價格比較低的時候,或許可以考慮吃進一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