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1 / 2)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4518 字 10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納米崛起最新章節!

時代的末班車,其實已經被黃修遠提前加大了油門,如果不能在2030年之前拿到車票,那等待他們的命運,絕對不會太美好。

從全球當前的局麵來看,看似由於兩極爭霸,讓全世界變得更加平靜和穩定,但這隻是暫時的局麵。

今年上半年,nasa的科研經費就從750億米元,提升到1800億米元,如此巨大的投入,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的結果,而是迫不得已的決策。

因為北美各大財團的戰略智庫,給出了唯一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案,那就是搶先成為星際文明,進而將藍星的其他地區,徹底鎖死在藍星內部。

所以他們才拚命投入航天領域,目的就是為了將航天作為一決勝負的關鍵。

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同樣獲得了華爾街270億米元的投資,目前正在全力發展可回收運載火箭。

這幫家夥,顯然已經不想做人了。

這也是國內逐步加強航天領域投資的原因之一,燧人係為了減少一些限製,也專門在漠北注冊了雄鷹航天,作為補充力量。

兩大陣營在航天領域的巨額投資,讓其他地區感到了一種窒息。

東風航天城的擴大總裝配車間,修建3號、4號發射位,就是加大航天投入的一種體現。

而西昌衛星城、文昌衛星城,也陸續在進行升級改造和擴建。

搶占月球和火星,成為了目前航天任務的核心,而太空長期生存技術、人造擬生態環境技術、人造重力技術、防輻射技術,則是航天領域的重點配套技術。

觀景台上,除了張先生和一眾候選人,其他獨立觀景台上,還有國內外媒體的記者、國內的觀眾、企業員工,以及兩百多名境外遊客。

所有人都利用觀景台的固定望遠鏡,靜靜地等待著發射。

總裝配車間的三區,目前正在組裝著另一枚長12運載火箭。

剛剛擔任總工程師的薛思強,正和黃修遠在觀看運載火箭的裝配,隻是現場的情況有些奇怪。

因為黃修遠的本體,其實並不在這邊,而是在汕美城區,他是通過網絡,出現在東風航天城的。

一台小型多足機甲改造的機器人,作為他的機器人替身,這台多足機甲配備了一個可旋轉顯示屏,以及四條機械臂。

“修遠,這一枚長12,采用了最新的改進設計,以及新材料。”

多足機甲的喇叭,發出黃修遠的聲音:“這就是可重複利用的芯一級嗎?”

薛思強拿著話筒回道:“是的,之前雖然我們可以回收芯一級,但僅限於回收,並不能重複利用,這一款改進型的長12,芯一級可以重複利用。”

“目前可以回收利用幾次左右?”

“在地麵的測試中,芯一級可以重複承受18~20次的發射,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我們的使用上限,設定在15次。”

在千裡之外的黃修遠,坐在椅子上,看著監控傳過來的即時畫麵,他手指輕轉著圓珠筆。

又轉過頭看了看另一高顯示器,上麵是改進版的長12成本評估。

由於技術的進步,老版本的長12,整體成本是9200萬一枚(不含航天設備和物資),平均每噸有效載荷的成本,大約是176萬,即每公斤1760元。

這是目前全球眾多運載火箭中,運輸成本最低的一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