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2 / 2)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4368 字 10個月前

潛航器一號送入海底深井中,潛艇內的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操控著潛航器,操控人員一共有三名,一名看聲呐探測數據、一名駕駛員、一名負責光纖投放。

這個潛航器的重量隻有23噸,同樣是核衰變電池動力,最多可以攜帶500千克光纖。

特製光纖的重量,是05千克每公裡,500千克就是1000公裡長度。

不過考慮到暗河的地形不規則,肯定沒有辦法達到直線距離1000公裡。

而且這其中,還需要考慮到返航、備用線、中繼接口之類,估計可以延伸200~300公裡的直線距離。

暗河中,潛航器的探照燈,吩咐黑夜中的啟明星,在潛艇上方的工程船內,楚軒和徐博士也靜靜地觀看著。

儘管是暗無天日的地下暗河,但這裡麵,仍然擁有生物,比如大小不一的盲魚,這些小魚通常都體型不大,通體呈現半透明。

潛航器的探照燈燈光,似乎驚擾了這片世外桃源,盲魚們紛紛逃離光源周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潛航器的速度並不快,每小時不到5公裡的航速,和常人步行速度差不多。

光纖線也一點點被投放下去,直達12個小時後,光纖線終於被投放了50公裡長度,這也意味著潛航器行進了50公裡。

按照聲呐探測到的地表地形來看,潛航器剛好在達爾文城的地下附近。

就在此時,工作人員操作潛航器,光纖線上出現了一個特製的光纖插接器,特製的小型機械臂,將光纖插接器釘在暗河的底部。

然後繼續向前,光纖插接器的作用,一是為了方便維修,二是為了方便潛航器返航、三是可以鋪設支線。

用了三天時間,潛航器前進了327公裡,地麵直線距離這是前進了186公裡左右。

期間還測試了岩層腐蝕開道、接口插入換線、支線鋪設之類的測試。

拿到測試報告的楚軒,不由自主的露出一絲喜意,顯然在達爾文地下測試的暗河光纖、潛航器航行、地下空間探測,都獲得了大量的經驗。

這證明該方案,具備很大的可行性,暗河光纖係統配合順風耳係統,可以將聲呐監聽布置在對方眼皮底下,這絕對是一個獲得情報的利器。

如果剛好基地附近有地下暗河經過,那都可以貼著臉監控了。

關鍵這種方式,還很難被對方發現,雖然地下基地內,往往都有地下震動感應器,問題是這種震動感應器,是專門針對挖掘地道的入侵,根本防不住這種天然的地下暗河。

楚軒又翻了翻所羅門數據中心的北美地下水係報告,上麵有北美西海岸、南海岸附近的地下水係情況。

可以下手的位置實在是太多了,單單是墨西哥灣帶海底,就有十幾條大暗河存在,這些暗河連接了北美南部平原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還有不少地下暗湖、溶洞存在。

比如在墨西哥北部的落基山脈中,就存在一條隱藏在地下1200~1500米左右的天然溶洞,這條地下溶洞向北延伸,進入了加利福尼亞州的落基山脈中。

如果修整一下,隨著可以變成一條地下通道,從墨西哥直接通過地下溶洞,進入加利福尼亞州的腹地。

不過這種事情,僅僅是一個設想,楚軒現在關注的事情,是如何利用北美暗河,布置順風耳聲呐器。

他組建了一個專門的工作組,負責分析哪些位置適合布置順風耳聲呐器,可以確保最大限度,獲得諾亞會的詳細情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