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2 / 2)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4896 字 10個月前

這個現象,倒是容易解釋,主要是原子和電子,在高溫下自身的活躍度越高。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化學反應,都需要高溫高壓的環境。

而溫度越低,則原子電子活躍度越弱,不容易和其他化合物發生反應。

但是真正讓謝清在意的數據,是這份數據中,其中幾個轉變過程中,出現低溫高分解區間。

“溫度負42攝氏度,乾冰狀態下,1365納米頻段的紅外光照射13秒,在通電情況下,二氧化碳轉變效率提高62倍左右……”

“溫度負68攝氏度,乾冰狀態下,1365納米頻段的紅外光照射6秒,在通電情況下,二氧化碳轉變效率提高167倍左右……”

看到這個異常的數據,謝清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猜測可能是乾冰和紅外光產生了光熱共鳴,在通電情況下,導致超低溫的乾冰中,二氧化碳的化學共價鍵因為高溫斷裂,吸收了兩個電子後,完成了分解反應。

這個奇特現象,讓謝清浮想聯翩,他手指在鍵盤上敲打著,一行行推測,被注釋在副頁上。

然後他又在燧人學刊等論文網站上,檢索了物質的光熱共鳴情況,發現這是一種普遍現象。

絕大部分的物質,都有對應的特定光波或電波共鳴頻率,特彆是在固體上,這種現象尤為明顯。

比如,金納米棒對應的近紅外光,就形成了特殊的光熱刀技術。

謝清下載了一份物質共鳴頻率,這裡麵不僅僅有光熱共鳴頻率,還有聲波共鳴頻率、光電共鳴頻率。

觸類旁通下,他在思考是否存在電場共鳴頻率?

如果物質存在電場共鳴頻率,可以在某一個特殊電場強度下,某種物質會表現出超常的分解或者合成效率,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發現。

一想到這裡,謝清也睡不著覺了。

他一邊查找相關論文和資料,一邊分析成功通過電場合成的原材料和產物。

時間似乎在這一刻變慢了,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點點從浩如煙海的數據中剝繭抽絲。

而此時筆記本上的副頁中,謝清注釋和筆記的內容,也越來越多起來。

從夜深人靜,到東方既白。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映照在他眼睛時,此時謝清才從那種如夢似幻的狀態中,漸漸清醒過來。

頓時,一股疲憊從四肢百骸湧上來,他急忙點擊保存,又向程存武發了一條留言,讓對方幫忙請半天假。

發了短信後,他一沾到床鋪,便倒頭就睡。

程存武也沒有問什麼,畢竟搞科研的人,經常通宵達旦,這是正常現象。

又是一天的開始。

清晨的寒風,宛如一把小刀,切割著學生們的臉龐,不少人被凍得皮膚乾裂。

程存武等人照常去上課。

而謝清則在被窩裡呼呼大睡,通宵寫出來的思路,仍然靜靜地保存在那台筆記本電腦內。

沒有人知道,這一份文件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隻能等待謝清,證明其中的真假。

睡到日上三竿,程存武給他打包了一份雞排飯,便敲門喊道:

“阿清!起來吃飯了!”

聽到叫喊,謝清才睡眼朦朧的爬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