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2 / 2)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4569 字 8個月前

而惰性氣體同族的氖元素,則和熊玲惜預測的情況大致相同,該元素的電場共鳴溫度,在負127攝氏度左右。

晚上,實驗室內仍然燈火通明。

三人興奮不已的討論著。

熊玲惜指著柱狀圖說道:“如果按照現在的估算,我預測一下鈉、鎂、鋁、矽、磷、硫、氯和氬,其電場共鳴溫度,也應該在這個區間內遞進。”

“可是19號~36號呢?”程存武有些疑惑起來。

此時謝清開口說道:“溫度間隔的區間,可能從大概等於10攝氏度,變成大概等於4攝氏度。”

“有點道理。”程存武思考起來。

當然,僅僅是溫度還不夠產生電場共鳴,這個電場共鳴,還需要另一個要素配合,那就是電場強度。

因此組成電場共鳴的核心原理,就是電場強度+物質溫度,而電場強度也隨著原子外層電子數的增加,而呈現出遞增加的現象。

這個溫度和強度,低了不行,高了不行,不同時達到最佳耦合也不行。

當溫度和電場強度都達到最佳的時候,元素的化學反應效率達到了最高,就算是惰性氣體中的氦、氖,都可以產生相對比較高的化合反應。

謝清團隊嘗試,實驗氫氣和單質碳合成甲烷。

在這個合成過程中,他們進一步發現了電場合成的原理,就是賦予物質一個臨時的電場力,在某個特定溫度下,可以讓該電場力在物質保留比較長的時間,通常可以達到20~70分鐘左右。

而被賦予了電場力的物質,遇到其他物質,就會變得很容易結合在一起。

謝清將這種現象稱為“活化”,即物質變得高度活躍,很容易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如果兩種物質都是活化物質,它們的結合更加容易。

在單質碳和氫氣反應,合成甲烷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係統的綜合熱效率,竟然高達867,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熱效率。

要知道,采用n16作為催化劑,分解大分子有機物形成甲烷的過程中,綜合熱效率才6354~7163左右。

而他們設計的實驗,由於不是專業設計的設備,整套反應係統非常粗糙,肯定不是該反應的最高綜合熱效率。

如此高效的反應,讓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單憑這個發現,就可以節約非常多化學反應中不必要的能耗,看來我們發現了一個了不得的東西。”程存武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了。

謝清冷靜下來後,想了想說道:“當務之急,是確定接下來的那些元素的電場共鳴規律,是否和我們意料之中的那樣。”

“嗯!我讚同。”熊玲惜點了點頭。

三人又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由於這一次有電場共鳴的規律,他們的實驗非常精確。

基本一種元素隻需要三四次微調,就可以測出其電場共鳴的溫度和電場強度,一個多星期時間,他們測試到了46種元素,和之前的8種一樣,都符合那一套規律模型。

基本元素的電場共鳴規律,處於負24~135攝氏度之間,和原子外層電子數呈負相關;而電場強度和反應共鳴,則呈正相關。

他們關鍵相關數據,得出了電催化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當他們的論文完成後,時間已經到了11月16日,而且作為他們的導師賀穩,也當天收到了該論文的初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