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2 / 2)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4931 字 10個月前

其中東嘎順淖爾,就是老湖區,也是改變緩慢的鹹水湖區;而西嘎順淖爾、北嘎順淖爾,則是新形成的淡水湖區。

通過地形和人工堤壩,分割成為三個湖區。

現在電車經過的區域,其實就是西嘎順淖爾。

這種新淡水湖、老鹹水湖並存的局麵,在整個大西北並不少見,主要是為了保護生態多樣性。

而這些年來,整個大西北地區的年降水量逐漸增加,也導致很多湖泊,湖水麵積在逐年擴張。

另外大西北的植被迅速恢複反彈,其實也是全球冰冷的一個大因素,因為植物會吸收二氧化碳,將二氧化碳轉變成為固定的有機碳。

如果僅僅是幾個小沙漠的植被,那對於全球的氣候影響不大。

但大西北,加上漠北、中亞,還有澳洲的沙漠戈壁灘,被改造的沙漠戈壁灘麵積,已經累積達到了284萬平方公裡。

如果加上大中華區的節能減排、新能源技術應用、儲能碳粉抽取二氧化碳,一係列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正在逐年下降著。

這背後隱藏的殺機,已經開始在向中高緯度地區,露出凶殘的獠牙。

其實所謂的全球變暖,從來都是一個偽命題,甚至全球變暖才是有利於人類文明延續的方向。

畢竟地質時期中,明末的小冰河時代,不過是小菜一碟。

真正的冰河時代,全球年平均溫度,要比現在低10~20攝氏度,溫帶相當於寒帶,亞熱帶相當於溫帶,而南北熱帶加起來,也隻剩下不到10個緯度。

人類發展起來的近一萬年來,剛好處於間冰期。

如果維持現在的碳排放量,藍星可能在1.2~1.5萬年後,進入冰期,即冰河時代。

如果加大碳排放量,在人類可以承受的極限狀態下,藍星的冰期到達時間,可能被延遲到4~5萬年後。

如果反向操作,減少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那冰期可能被迅速提前。

其實現在的矛盾,並不在於碳排放量上,而在於全球變暖後,被淹沒的沿海地區,將極大改變全球的經濟格局。

而現代工業化後,發展起來的發達地區,又恰恰集中在沿海地區。

因此發達國家拚命鼓吹全球變暖,目的其實是為了打壓落後地區的發展。

可惜現在的情況,卻出乎了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不僅僅全球變暖沒有到來,反倒有了全球變冷的苗頭。

科學院和燧人係科研部,都在密切關注著這方麵,通過布置在全球的監測站、遙感衛星、氣象衛星,不斷更新著模擬計算的結果。

從目前的種種研究來看,全球變冷的大趨勢,要改變很困難。

除非大中華主動摧毀各個沙漠的農業區和草原,然後放棄碳粉儲能產業,不然全球變冷勢不可擋。

或許人會說,不是有北美和西洲的工業,他們也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可以填補大中華的缺口。

但現實卻恰恰相反,由於ABCD的農業生產受到經濟低迷、市場萎縮的影響,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製造商,ABCD今年減產了42.3%的產品。

這意味著他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差不多減產了42.3%。

同樣他們在汽車、發電、取暖之類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因為經濟問題,在同步減少著。

加上諾亞會的戰略重心,轉移到生物基因、軍工、航天領域。

他們的總碳排放量,不升反減。

全球的大格局,給全球變冷的進程,踩了一個大油門,已經處於失控邊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