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五天,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咕!”
檀桐抱著兩包新鮮的管製菌路過,已經完全習慣了謝恩和球球的耍寶。
明明要比賽的根本不是謝恩,而是完全沒有機械基礎的自己!
機械比賽製式很固定,第一輪比審美,第二輪比拚接,第三輪才比真的實操製作。
他其實還挺費解,這種比賽比一下實用性這麼難嗎?
他看謝恩就維修和製造都很厲害,做出來的機械美觀度也不低。
這才是機械師該有的樣子,製造實用工具又不是給人家家裡做花瓶和掛畫的。
但規則就是規則,而且外觀反倒上手更容易,所以這兩天趁著手續還在辦,他是惡補了n種機械焊接方式,以及如何把廢鐵做成美麗的廢鐵。
如果隻看外觀,到最後最困難的還是切割、拚接、焊接的過程,高硬度金屬對於他一個無異能者,就是有心無力的天崩開局。
還好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兩包大寶貝給盼來了,這可是他一周的視頻激勵錢。
一到他的專業領域,前幾天抱著鑽頭萎靡不振的青年,立馬自信了不少。
謝恩看著檀桐心情不錯,也放寬心了不少,抱著球球出去溜菇了。
他和球球這幾天大部分時候都在外麵逛,檀桐焊接真的太嚇人了,鑽頭和電鋸捏不住,到處亂跑,把家裡弄得像恐怖片片場。球球現在聽到機器聲,就到處找土鑽。
謝恩倒是不怕被傷幾下,左右自己又死不了,他怕檀桐殃及無辜,受到的心靈創傷更大。
“我今天是...”
門關得飛快,把檀桐剩下半句噎回嘴裡。
他有些隱隱約約的委屈。
我今天是種蘑菇,你們跑這麼快乾嘛?
考慮到碎石菇情況特殊,他打算先搞定液化菌。
在莫克種植液化菌,是逆天道而行之的事情,因為這種菌類就連在皇城,也隻敢養在培養艙裡。
但是鯊瘋了眼的檀桐根本不管。
他研究過這裡的培養艙,說白話點就是控溫大棚,而且由於異能菌類是生物冷門研究方向,培養艙都是使用植物大類,資金和專家也少,基本上是植物廠家順帶著種一下,自然萌發率不高。
大棚對液化菌的作用有限,隻是延緩溫度變化,不需要控溫裝置。
所以隻要有工具,誰都能搭個簡陋小溫室出來,
把謝恩讚助的開合木框上扇形固定多根鋼絲,再裹上多層高彈性塑料膜,形成半切圓柱的模樣。
最後把半切圓柱扣在無蓋長方體盒子上,簡易大棚就完成了。
貝貝菇粘合劑的效果非常好,謝恩木工也很不錯,檀桐仔細檢查,確認沒有豁口,鋪上基土,放心地摘下手套。
溫度計和濕度計出場,檀桐害怕手動加溫受熱不均勻,直接把裝置搬到了陽光下。
現在的莫克已經是晚秋,中午還是有約十度的溫度,和液化菌所需的極限溫度相吻合。
液化菌隻要溫度上了十度就會融化,下了零度也會壞死僵硬,氣溫波動大也不行,更邪門的是這玩意還很愛暴曬,普通室內光照太久就猝死,檀桐隻能戶外伺候著。
下午兩點,溫度剛好八度,檀桐種下了菌種,蹲在一邊架起相機,拿著dv,死死盯著沒動靜的培土。
下午三點,放大倍數的dv鏡頭裡,冒出半透明的白色細絲。
成了。
下午五點,他追著剩下的一點自然光,把剛長出來的子實體搬了個地方。
六點半,實在是照不到自然光,檀桐掏出簡陋的補光設備,控製著不讓燈管溫度影響蘑菇。
人工打光效果肯定沒有自然光好,但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帝國任何一顆星球,都做不到溫度和自然光一起滿足,這也是液化菌產量低的致命原因。
陸陸續續有透明的幼小蘑菇鑽出來,大部分都立馬壞死。
非自然的變溫,哪怕是一度也讓它們不適應,檀桐還是第一次種這麼麻煩的品種。
快二十四點的莫克已經要到零度,而且檀桐家附近有個湖,不斷有陸風往他和小棚子上吹。
可他不敢回去,因為室內驟升的溫度無法讓液化菌適應。
“檀桐?”
是謝恩的聲音,放得很輕,似乎是害怕驚擾他調試光源的動作。
一條毛毯輕輕蓋在他身上,白嫩嫩的菌絲給蓋在他脖子上的地方打了個結,又拍了拍毛毯褶皺,悄無聲息鑽了下去。
球球眨巴著豆豆眼,手部菌絲收了回去,一屁股坐在謝恩的運動鞋上。
“彆擔心比賽,會好的。”
謝恩以為他是心煩激勵賽和機械師大賽,可檀桐並不是拿這兩種嬌貴的管製菌來過初賽,這隻是他視頻的錦上添花。
機械師大賽也不要求有好收成,隻要種出來能用就行。
實際上他隻是在頭疼液化菌的脆弱,前些日子太過順遂,讓他都有點被成功衝昏喜悅,忘了異能菌真的栽培難度。
接下來的菌類栽培,都會更困難,他必須要時刻帶著鬥誌才行。
“我在想第一輪的那個藝術性考核,是怎麼考的。”
他想了想岔開話題,因為自己能無高科技設備,還種出異能菌,空在這擔心,看著有點凡爾賽。
“哦,那個就是讓你拿鐵絲作畫啊,拿鋼板刻造型,完全不用緊張。”
檀桐聽著這話,苦笑著轉過頭:“鐵絲作畫,怎麼聽著更難了。”
“有空給你演示一下。”謝恩一本正經地回答到,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
檀桐收回目光,繼續盯著測溫:“這個以後再說,你先睡覺。”
“你不睡?”
“弄好就睡,你在這...我工作容易分心。”
檀桐說完,自己愣了一下,這話怎麼這麼曖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