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章 名聲在外(1 / 2)

他們農場種植的水稻也不是普通的種子,就是去年徐敏跟著他導師做實驗的那種。

據說是一種根據他們這邊最好吃的水稻改良的。

改良的方向就是增產。

想要增長其實並不容易,有時候一些增長是以犧牲味道為代價的。

徐敏的導師姓孫,農學院的孫教授,也算是在水稻方麵有很大的建樹。

這一次的實驗其實不算是特彆突出的變化,但每一個小的進步都是給大的變化鋪路。

可是實際上,這一次的水稻實驗,在白葉的農場卻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數據。

所以孫教授在和白葉通過電話之後,今年在白葉農場擴大的種植畝數。

這其中現在農場占據了一百畝左右,另外還有兩百畝是今年新開發的。

當初陳誌國給白葉看的土地就有千畝左右,隻是盤子大了不少弄,白葉又是第一次搞農場,一口吃個胖子是不可為的。

所以最初是和新建村簽下了這五百畝土地的合同,當然實際麵積零零散散的不止五百畝,再加上林子那邊的地方都是不計算在內的,實際上能有個六百畝出點頭。

但整體算下來,比村民們自己種地劃算,所以全體同意。

果然,一年下來,大家穩穩的拿著工資,拿著分紅,都很高興。

而且農場經營的紅紅火火的,不少人都羨慕當初沒有第一時間去報名,再加上這些村民將在外麵混的不算如意的或者是願意回鄉的兒孫們也都喊了回來,農場裡就缺少工作崗位了。

因為去年的效益不錯,陳誌國就詢問要不要將去年看的農田也都一起收了?

正好土地也都是挨著的,本來也是去年看好的。而且若是種植水稻更合適。

白葉自己不在這裡,所以還是詢問了一下田支書的意思,反正都是他們村子的土地。

如果擴進來,他的工作量更大。

彆說田支書,就是村民們都在盼著這一天,田支書知道大家的想法,自然是忙不迭的答應了。

這樣一來,他們村子裡連成片的土地,也就基本上都給了白葉了,其他的零零散散的土地,不是距離遠劃不到農場這邊,就是意義不大。

總之,好的土地,都在了。

整數算個一千畝,不計在內的麵積也有個兩百多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