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是家裡第四個孩子。
上麵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他下麵還有一個妹妹。
彆看家裡窮,但是一點都不耽誤生孩子。
就仿佛是生的孩子越多,越能增加翻身的概率。
實際上,生的越多,家裡越窮。
他們家先是兩個姐姐,隨後生出了他大哥。其實到了這裡,就應該結束了,有兒有女,三個孩子也不算少。好好培養的話,有三個孩子雖然日子苦一點,卻也和旁人家沒什麼大區彆。
可小張和妹妹是意外。
農村沒這麼在意,懷上了也就懷上了,所以小張和妹妹其實跟上麵的幾個哥哥姐姐年紀差的不小。
他們倆上小學的時候,大姐就結婚了。
沒過兩年,二姐也嫁人了。
家裡就隻剩下大他們十來歲的哥。
大兒子總是受寵的,且那時候家裡的錢都是存給大兒子上學的,家裡得出個讀書的。
甚至大姐二姐結婚收的彩禮,也都是要留給大哥讀書上學的。
到後麵他大哥確實是考出去了,上了外地的大學,村裡敲鑼打鼓地送走大哥去上學,連他爸媽一起都走了。
他爸去工地打工,他媽就在大哥上學的城市當保姆,周末的時候兩口子見見兒子,給兒子塞個雞腿啥的,也方便賺錢給孩子花。
而那時候還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小張和妹妹,卻被撇在了家裡。
之前小張說的吃飯都搶不到菜,可好歹那時候他們還有家人。
到了八九歲,他們就算想吃熬蘿卜的菜湯,都得自己做了。
白葉聽的震驚。
他還以為江浩家那樣的情況很少呢,沒想到小張家更慘,直接被遺棄了。
“他們給你們留生活費了麼?”
“留了。一開始確實留了。”小張說道。
主要是一開始小張父母是將他們托付給了村裡的親戚,一個叔伯家的大伯照顧他們。
那兩口子人倒是真的不錯,對於他們小兄妹倆也很好。一日三餐都照顧他們吃,雖然不能說頓頓有肉,但起碼能吃飽,且有菜,而不是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