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葉還是挺想自已親自扒皮的,所以兩隻都歸他動手。
和彆家的叫花雞不同,這家的並不是荷葉,而是一層草葉。和溫靜茹、陸奕愷聊過之後才確定,這是一種大葉蘆葦。層層疊疊的剝開草葉,熱氣在空調房裡還是很明顯的。
其實雞並不大,在場的人基本都是懂行的,自然知道這樣的雞肉有好吃。
童子雞,肉比較嫩。再者就是因為這樣大小的雞肉既容易入味,也容易熟透。
這雞肉輕輕鬆鬆就被白葉分開,沒想到扒開之後,雞肚子裡還另有乾坤。
白葉數了數,竟然有六七樣之多。
像是什麼香菇、香腸、紅棗、蔥段,還有一些其他的輔助食材。
這些是可以吃,也可以不吃的。畢竟這些存在首先是為了讓雞肉更好吃。
因為剛出鍋,熱熱乎乎的,大家顧不得彆的菜肴,先嘗嘗這叫花雞。
白葉吃雞肉向來是愛吃雞胸的。
雞肉白嫩的很,還帶著一塊雞皮。
因為泥封烤製,裡麵形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所以皮下的脂肪已經全部烤化,而烤化的油脂滋潤了
所以這雞肉十分滑嫩,卻並不油膩。
雞肉還不光是嫩,還糅合著肚子裡多種輔料的滋味,讓雞肉有種馥鬱的香氣。
確實是很好吃。
其他人也各自挑選自已愛吃的部位,大家都覺得很是好吃。
因為雞不大,又因為剛出鍋處於最好吃的時段,大家很快就乾掉了一隻,又將另一隻也吃的七七八八。
“怪不得啊。”溫靜茹也感歎。“這叫花雞可不是每一家都好吃,尤其是那些專門坑遊客的,味道實在不怎麼樣。”
“溫姐,我帶路的,一定是好吃的。”陸奕愷笑嘻嘻的討誇獎。
眾人哈哈一笑,都紛紛誇了他幾句。
其實還不光是叫花雞好吃,其他的菜肴也都是中規中矩還有點小意外的好吃。
就在他們吃光桌上的兩隻叫花雞的功夫,外麵排隊的人也早就走光了。
他們店的叫花雞是招牌,價格也不貴,按隻賣。
所以基本不到半小時就全部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