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拌饊子這種吃法,白葉以前沒吃過,甚至都沒聽過。
畢竟這隻是地方的小菜,不來武漢的話,在彆的地方應該鮮少有人這樣吃。
皮蛋在
饊子這東西,他倒是常吃,每年過年的時候都能見到。
這主要是清真食品,而在京城,東北、中原大地,西北等地方都是很常見的。
但多半都是直接吃,或者是泡在各種湯裡。
在武漢他們也吃到過,是泡在一種叫魚糊粉的吃食裡的。
和皮蛋拌在一起真的第一次吃。
白葉直接夾起一根入口,果然味道很好,至少這家調味算是酸辣開胃的,而且辣度掌握的非常好,在這樣一個吃辣的城市裡,這道菜的是白安安和丫丫都能接受的。
當然,也可能是陳望手下留情。
白葉吃饊子的時候,其他人也開始對他端來的黃燜圓子下手。
“咦。”白安安第一個仰頭,“哥,這不是肉丸子?”
白葉大笑,“難得你也能吃出來!這不全是豬肉的,裡麵還摻雜了魚肉。”
溫靜茹也點頭,“這是一道比較傳統的菜肴,是過去打了魚,將魚獲和豬肉混在一起的。所以吃起來除了豬肉的香,還有魚肉的鮮。”
正好此時陳望推開包廂門進來,聽到他們的話感歎了一句,“哎,現在的魚都是養殖的,說實話和我們小時候吃過的根本沒法比了。這個沒辦法,都是一樣的手法,可食材的味道就是跟不上。”
在座的廚師都是同樣的感歎,就連黃岸都深有感受,“彆說河鮮了,就是現在吃的很多食物,其實都和我小時候吃到的不一樣。小時候家裡吃雞,那味道香的很,現在……也可能是長大了,不像小時候過年才能吃上一頓肉了。”
“都有,都有。小時候吃的肉肯定不如現在吃到的。”
陳望和黃岸都是三十出頭,他們出生的時代都是九十年代,那時候整個國家正處於一個剛剛起頭準備騰飛的時代,有的地方人民生活已經改善,物質條件日益豐富,有的地方還依然窮困。
像黃岸老家贛省小城市的鄉村就是如此。
陳望生活在省會城市,日子相對更好一些,但陳望表示他生晚了。
“若是能再早生幾年,我肯定能吃到更多長江裡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