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在家,白老爹就負責擀皮。
他擀皮雖然比不了白葉那麼快,但是包餃子的就這麼幾個人,他們又不著急,自然慢慢來。
倒是薑蘭教華先生,差點沒一頭汗。
平時看著華先生真的不是愚笨的人。而且也跟著白葉鍛煉,勉強現在也算是文武雙全……
嗯,很勉強。
可這餃子,愣是讓他展露出來了大小腦不協調的美感。
餃子包不進去餡,稍微多一點,餃子就包不上了。
而且這餃子每一個都能看出是什麼餡的,裡麵外麵都是餡。
薑蘭回憶她教白葉包餃子的情況,十來歲的白葉都比對方乾得好。
隻能感歎一句,天生就是不該乾活的人!
好在華先生雖然興致很高,速度卻奇慢,倒不至於浪費多少餡。
另一邊,白葉到了工廠這邊,先去看了醬料。
醬料已經開始生產了,就等白老爹回來開始抽獎然後商品上架了。
這事情搞定,白葉這邊開始和廠長聊藥茶的流水線。
他們工廠一共兩件。
這邊生產各種醬料的,還有隔壁工廠,製作年夜飯的,那種是凍品,全程冷鏈。
和這邊是兩個不同生產線。
他們這邊的生產線還有一條是專供粵省樂新家餐廳生產他們家秘製醬料的。
這幾年樂新也不是不想過來找他們玩,但是現在被當成繼承人來敲打學習,過年的時候,還會去港城那邊轉轉,畢竟那是他長大的地方,七大姑八大姨的母家那邊親戚也不少。
算起來已經好久沒和白葉他們聚會了。
除了這幾條生產線外,其實工廠還有很大的地方,他們這邊就是地方便宜。
所以白葉準備著再鋪設一條生產線,同樣是無菌車間。
這對廠長他們來說是熟練工,早就和合作多次的供應商,詢問了詳細的內容,就可以下訂單了。
不過這配方,白葉還是要琢磨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