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正好都空著,薑蘭就將昨天白葉泡上的乾菜放到鍋裡。
這乾白菜不光是要泡,也還需要煮熟。
在煮的過程中,不時就有小二代們跑過來,詢問這到底是啥,這麼香。
“這家裡太有錢也不行。”薑蘭笑著和郎母說道,“這些孩子,好多人都沒吃過這些東西。”
郎母點頭。
這些小孩的父母,算算年紀不是創一代就是創二代。
前者在外麵玩命打拚,根本顧不上家裡的孩子,都是交給家裡的老人或者是保姆。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秦殊和秦風姐弟倆。
他們姐弟倆就是保姆帶大的,父母隻是偶爾回來,或者打電話。彆說白天見不到人,就是好幾天都見不到人的時候也不是沒有。
幸虧秦殊自己厲害,小小年紀就能鎮得住家裡的保姆啥的,要不然他們姐弟長不長歪不好說。
如果是創二代,不太好說。
有的人努力,有的人真的不爭氣。
所謂的富不過三代,問題的關鍵就是第二代。
他們是承上啟下的那一代人,他們若是拎得清,自己爭氣,將孩子也教育的很好,那就是富國三代。
如果他們就是不爭氣的,那不用說。
但實際上,不爭氣的挺多的。或者是外界原因,或者是本身能力不足。
所以現在富二代儼然成了貶義詞。
關鍵是這群孩子,不管是二代還是三代,他們日常生活都挺富足的。在吃穿用度方麵就沒吃過苦。
家裡有人一日三餐給做好了飯菜,雞鴨魚肉不說,但一定精細。
反而是他們這邊常見的乾菜啊,野菜啊,反而吃的少。
不說旁人,就光是陳樂。
他之前沒認識白葉的時候,是跟著父母在省城住的。
一日三餐,不是在外麵和朋友吃,就是回家廚師做飯。
還真見不到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