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話我報乜嘢專業好呢?”(你說我報什麼專業好呢?)
《誌願填報指南》已經被翻了一遍又一遍,幸幸還是沒有什麼頭緒。
“你鐘意乜嘢就報乜嘢啦。反正,無論你學乜嘢,我都係支持嘅。嚟,快啲食飯啦。”(你喜歡什麼就報什麼吧,反正,無論你學什麼,我都是支持的。來,快點吃飯吧。)
唉,又是這個回答。
可能這是很多孩子心中的理想家長,對學業上的事情從不主動過問,考好了有誇讚有獎勵,考砸了倒也無所謂,“唔緊要嘅(沒關係的),下次努力就好”。對於寫作業、考前複習也不監督,反而說“唔使畀自己太大壓力(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
真正的,放養式教育。
也不是說不好,自由誰不愛呢?
但是一到心裡迷茫,想聽聽家人建議的時候,是沒有指望的。因為“我都唔懂呢啲嘅,你自己攞主意就得喇”。
這不是凡爾賽,被人管著才是不需急著長大的保護符。
幸幸想起,小時候的第一個理想是當一名電台主持人,結果舅舅阿姨說“以你的水平當主持人太浪費了”。
這倒也沒什麼,這個理想持續到初中。
在競選學校元旦晚會主持人的考場外麵,看到美女雲集幸幸就莫名地興奮。
“張影,你也來麵試呀!”
看到叫得上名字的麵孔,幸幸就趕緊湊上去。
“對呀!”
“那個,你之前當過主持人嗎?”
“小學時當過一次。”
“那你打算怎麼準備待會兒的麵試呀。”
張影右手攏到嘴邊輕聲道:“小道消息說是元旦晚會的開場白。”
“那,開場白怎麼說?”
“你就說:‘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持人xxx,下麵我宣布:xx中學元旦晚會現在開始!’”
幸幸很高興,按照張影教的用嘴型默默練習著。
保持吐字清晰的同時,嗯,還要有笑容,大大的笑容。對,聲音還要洪亮。
輪到她時,幸幸信心十足昂首挺胸地走了進去,將反複說了多遍的台詞一字不漏異常流暢地說出,說完後對自己還挺滿意的,就是……為什麼考官們都在愣愣地看著她不說話?
氣氛凝滯了幾秒,一位老師眼神有點疑惑地問:“說完了?”
“嗯,說完了。”
幸幸的眼神比老師更疑惑,這有什麼不對嗎?她可是根據前美女主持人的指導說的,沒錯……吧?
“嗯好,你回去等通知。下一位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