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封位(2 / 2)

今日這樣的場合,出現這樣的事情,足夠百官對其口誅筆伐。

蘇尚書的眼中飛快地閃過一抹沉思之色。

既然如此,那他必然要全力以赴扶持他的女兒上位!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君澤辰每日都極為繁忙。

不但要依照皇室的規矩為大行皇帝舉行各類儀式,而且還需批閱奏折,料理朝政事務。

如此這般的忙碌狀態一直延續到大行皇帝殯天的第二十七日,景聖帝得以被安葬於皇陵之中。

隨後,君澤辰正式登基稱帝,並為先帝追加諡號: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念先皇景聖帝,一生功績卓著,德配天地。

其治國理政,奠定根基,俊武之姿,震懾四方;

睿智英明,決策英明;文謨廣布,潤澤萬民;

功勞至高,無與倫比;至明之智,燭照千古;

敬天孝祖,為世典範。

今特追封先皇諡號為定基景聖俊武睿智文謨功高至明敬孝皇帝。

以彰其德,永垂不朽。

欽此!”

待登基大典完畢,乾清宮亦呈現出全新的麵貌,先帝的一切用品全部換新。

從今日起,君澤辰便成是乾清宮新的主人。

登基大典結束後,君澤辰邁著步伐回到乾清宮。

他和太後一同在榻上端坐。

“皇帝準備如何冊封東宮侍妾和太子妃。”太後目光銳利地看著君澤辰,緩聲問道。

君澤辰的麵色瞬間一肅,他眉頭微微蹙起,沉聲道:“母後是何意?太子妃自然是朕的皇後。”

說這話時,他的眼神中透著堅定。

原本君澤辰心裡便隻想著要親自冊封太子妃和側妃,至於其餘東宮侍妾,交給母後冊封便好。

但此刻母後的意思,似乎並不想讓太子妃成為皇後?

太後此時臉上已毫無掩飾地流露出對太子妃的深深厭惡,她語氣冰冷。

“皇帝,太子妃在先帝靈前如此作為,哀家當時便想褫奪她的太子妃之位。”

“隻是當時為了保全皇家顏麵,哀家才隱而不發,她實在不配為母儀天下的皇後。”

君澤辰聞言,臉色更加凝重,目光堅定地為淩悅辯護。

“母後,靈堂前那件事,朕會去查清楚,太子妃不會無緣無故出現這等不敬行為。”

“這些日子哀家知道你忙碌,太子妃的事情哀家已經查清楚了。”太後的聲音依舊冰冷。

“哀家不可能冤枉了你的太子妃。”

太後強調,接著她繼續說道。

“太子妃當日曾言,手上是因為佛珠起了紅疹,因此才佛珠掉落,可是哀家當天便將掉落的佛珠供太醫查驗,並未有任何問題。”

“太子妃自己也說不清楚手上的紅疹從何而來。”

太後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咄咄逼人。

“那朕就更應該查清楚.....”君澤辰緊緊皺著眉頭回答道。

“皇帝可以去查清楚,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太子妃先帝靈前大不敬,衝撞先帝英魂,是不爭的事實。”

太後的眼神愈發嚴厲。

對太後而言,就算太子妃手廢了,也不應該將佛珠掉落在地。

隨後太後繼續道:“因為她的失誤,唐奉儀小產,原本為唐奉儀看診的胡太醫曾回稟過哀家,若是一直照著他的湯藥喝下去,你的二皇子也不是不能降生!”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先帝入殯前,宮人燒佛經時,竟然在一張佛經上發現了血跡,哀家對比了字跡,確認是太子妃所抄寫的。”

雖說佛經若是用血來抄寫更顯虔誠和敬重。

可是太子妃隻是用的普通墨汁抄寫,然而卻沾了血在上麵,這樣的寓意可就大大不同,甚至完全是反效果。

若是太子妃心思細膩,發現血跡後,重新抄寫一張也就罷了。

可太子妃竟然將帶著血跡的佛經放在了先帝靈前!

君澤辰靜靜聽著母後指責淩悅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卻無法反駁。

即使他心裡清楚淩悅也許是無辜的,也許是被人陷害的。

可此時他確實沒有任何證據來為淩悅辯解。

“母後,若太子妃是被人陷害呢?”

“無論她是不是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