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超回憶一會,“小時候見得多,怎麼?我們這工作還得動手?”
“那倒不至於。”李澤華想了會,解釋道,“這就好比兩幫人約架,我這邊全是牛高馬大的,對麵全是豆芽菜,你說這架還能打的起來?”
楊誌超似乎懂了,又沒完全領悟,“你的意思是瞅你咋的那幫人?光說不動手?可是他們在建築工地不少賺,一天七八十塊呢。”
“差不多就這個意思,我們是正經的創業,打打殺殺不靠譜,”李澤華點頭,“至於工資待遇,我也想好了,階梯式的,一個團隊一個片區,搞定多少商家給多少錢。”
“彆這麼看著我,他們平時在工地,一個月也做不了多少工,還有包工頭抽成,學徒嘛,一個月到手一千五六是常有的事。”
李澤華盤算著,“敢打敢拚的,跟著你,回頭再找幾個性格沉穩腳踏實地的配合你開拓市場。”
楊誌超敏銳的發現了盲點,“不對啊?談單不是要能說會道的嗎?”
“那是建立在客戶有需求的基礎上,市場已經被開拓出來。”
創業,李澤華老有經驗了,“我們這是從無到有,從彆人口袋裡掏錢,誰樂意?又沒有相對權威的例子,前期肯定是寸步難行,這能說會道的老手,大多數都很聰明有自己的想法,人呐~”
頓了頓又道,“一旦有了選擇,聰明辦法多,就取巧,可外賣配送行業注定是日積月累的辛苦活,他們大多數堅持不到最後的。隻有那種成熟穩重,對自己能力有清晰認識,不好高騖遠的才有可能走到最後。”
就像你這樣,安安穩穩從不妄想一朝暴富,每一分錢都依靠自己辛苦勞動得到,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當然,這句話他沒說。
楊誌超略有所思,不過他並不在乎困難有多大,家裡也比較支持,起碼他爸被李澤華恐怖的酒量折服,認定了他是個有大出息的人。
搬家也沒多少東西,很快搞定,隻是沒能再見到喵咪有些可惜。
晚上,就在楊誌超家的東北餃子館裡擺了一桌,推杯換盞好不熱鬨。
楊誌超這邊坐了五個身強力壯的毛頭小子,各個一米七八的個頭,年紀都不大,看著十六七歲的都有,最大的也不過二十出頭。
“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