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你隻算了我們內部賬。”李澤華點了點地圖,伸手覆蓋一圈。“卻沒看到這裡麵蘊含的核心競爭力。”
“每個據點安排人員,地方不用太大,三五十平的居民區也好,臨街鋪麵也好,有了點就能覆蓋整個區域。”
“跨區域訂單到了這裡就類似於總部到了分公司,但分公司不必隻做總公司的服務。”
顧時節略有所思,又聽李澤華繼續說道,“這個計劃,我稱之為本地生活服務全覆蓋計劃!”
“本地生活服務?”
“對!生活,無非是柴鹽油米醬醋茶,衣食住行,我們的外賣配送,隻占據了食字一部分,其它的都沒有涉及,可如果我們把這些看成一個整體,你就會發現,可以做的文章還有很多。”
顧時節漸漸來了興致,“比如呢?”
“比如我們可以和通訊公司合作,這個據點是不是可以做繳納電話費的生意?又比如水電費代繳呢?又或者你有沒有注意到網購?”
“網購?就是我老婆在網上買書的叮當?”
“對,叮當算一個,目前網購市場最大的玩家淘淘算一個,你沒發現,網購興起的背後,是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嗎?”
“快遞和外賣,你難道不認為,他們具有天然的互補嗎?”
李澤華不等他繼續提問,就說道,“都是從各地彙集,都是送貨上門,都需要便捷服務,想想看,如果我們在每個地方設置一個據點,安排人員,吃飯時送餐,閒暇時送快遞,會怎樣?
實在沒單給客戶跑跑腿送送文件,據點還能提供水電費,電話費代繳服務,甚至還可以開發更多便民服務,這樣的本地生活服務,有沒有搞頭?”
細算一筆賬,送一單外賣1塊錢,那找快遞公司再拿一塊錢有沒有可能?收發快遞可都是錢啊。
這一點李澤華以前就在想,為什麼送外賣有高峰期,閒下來的時候,他們為什麼不去送快遞呢?
又或者說送外賣的途中,拿幾個小件快遞,同一小區的順帶一起送了,一單變好幾單,多賺錢不香嗎?
彆提什麼太繁瑣太累,大家出來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