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有些文官以體恤民力,作為反戰的理由,不會真有人以為,這群文官是真的替百姓著想吧,
能當官,大多都是家中有官,人家是特權階層,是剝削階層,憑什麼替被剝削階層考慮?
大漢百姓如何如何,他們其實根本不在意。
至於什麼愛國情懷,除了少數幾個官員外,大多數官員都沒有。
麵對劉徹的問話,狄山也是不怕,
這些儒生最難搞的地方,就是不怕死,他們怕的是沒名,
若是因為直諫被殺,他們樂不得的排隊往上送!
“陛下,民力疲乏,不宜再戰,再加上匈奴居所深入草原,大舉進軍,隻怕又會無功而返。”
不打匈奴的理由有很多,狄山隨便挑出兩個就行,甚至能說上一個時辰不重樣的。
“嗬嗬,”劉徹餘光忽然掃到麵帶思索的大兒子,強壓住對狄山的怒火,向劉據問道,
“熊兒,你怎麼看?匈奴如此欺辱我們,我們該是戰是和?”
一時間,全場目光都彙集到了太子據身上。
太子據個頭小小,但不怯場,
上前一步道,
“父皇,兒臣以為狄大人說得有理。”
“嗯?”
劉徹聞言一怔,
看著兒子的眼神,不由閃過濃濃的失望。
他沒辦法接受自己立下的太子,改變攻打匈奴的大戰略!
武官們一片嘩然,
李廣、韓說、張騫等將都是震驚的看向太子據。
衛青則是與霍去病對視一眼。
文官們麵露喜色,大漢國儲主和不主戰,對他們而言,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這就意味著,太子繼位後,原本向武將傾斜的政治資源,會重新向文官傾斜!
像公孫弘、江充、司馬相如等文官,都不由眼中閃過驚喜。
劉據上前,與儒生狄山並肩,
問道,
“我有幾個問題請教。”
儒生狄山親近道,
“殿下但講無妨,隻要微臣知道,都能說出一二!”
“好,”劉據點點頭,不顧未央宮內人心浮躁,開口問道,
“祖父便與匈奴和親過,匈奴仍然是連年襲邊,和親是可以,但你要怎麼保證,匈奴不會再襲邊?不會再殺掠我大漢子民?”
儒生狄山頓了頓,
他剛才就拿民力疲弊當做是和親的擋箭牌,
好啊,既然你這麼關心大漢子民的話,你來解答我這個問題吧,
如果和親之後,匈奴還是這樣,該怎麼辦?
劉徹眼睛一閃,身體放鬆,靠回了龍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