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神色平靜,
替竇家與淮南王通信,這書信,就是自己寫的。
也就是說,
陛下現在已經知道了這一切,但卻裝作不知道,
這並不代表陛下會忘了這事,
陛下是要留著這機會,等到某一天,來秋後算賬。
對劉徹,董仲舒實在太懂了。
董仲舒又望向太子據,眼底希望閃動,
隻希望在那一天來臨前,自己對殿下,已經傾囊相授了。
“大將軍和冠軍侯,
隻要戰事一開,所有武人都要仰其鼻息,
朝堂上勢力粗略一分,分文武兩派,殿下,您完全不用擔心武將對您的支持。
但是.....”
董仲舒用乾瘦細長的手指,在茶盞中一點,於桌案上快速寫出了十幾個名字,
劉據凝神看過去,
“殿下,這些都是支持竇家的官員。”
公孫弘、司馬相如等名字赫然在列。
以水代筆,水漬在梨木桌案上逐漸變淺,董仲舒在案上隨手一拂,十幾個名字被抹掉大半,
董仲舒目光灼灼,
“殿下,這些官員是無處可站,他們沒辦法才隻能站到竇家。
明白了嗎?”
“明白了。”
“明白什麼?”
劉據頓了頓,
“衛家的盤子是夠大,但也隻是給武將吃的,桌上沒有文官坐著的位置,他們隻能轉投他家。”
董仲舒眼中閃出“孺子可教”的神色,
他就是想讓殿下悟到這個!
太子黨一派,都是武人!
有仗打,有功立,固然是可以讓衛家勢力迅速膨脹,但這就把文官給排除在外了!
有同利者有同好,
你身為太子,如果不能給文官群體帶來利益,你憑什麼要求文官支持你?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太子東宮、大將軍府、平陽公主府
所有與衛家關係緊密之人,因冠軍侯立奇功,而一片歡騰之時,
隻有董仲舒一人告訴劉據,
殿下,不要高興,不要自得,要如履薄冰。
劉徹很少給兒子傳授帝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