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行。
漢朝官員體製,並沒有像唐宋一般,冗官嚴重,充滿前朝廢崗、恩蔭子弟等光吃俸祿不乾活的官員,
漢朝官員體製簡單立體,京官兩千石,可以直接平調地方郡守,地方郡守乾得好了,也可以直接平調回京中食兩千石,所以漢朝官員貪汙最少,乾活最認真。
因為如何升降賞罰,都是清晰明了的,認真乾活就能上進,完全不需要搞彆的歪心思。
而宋朝行官職差遣製度,也就是說,一個官員有三重身份,
官職差遣,
“官”是開俸的職位,按照“官”的職務,給官員開工資,
“職”是以備文選的身份。
“差遣”才是官員的實際職務。
宋朝官製複雜到這種地步,這些官員都是人浮於事,哪裡有心思做事?況且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具體職務是乾什麼事,有事都是相互推諉。
所以宋朝中期改革的第一件事,就是澄清吏治,把亂七八糟的官職都取消掉,思路沒錯,但,都已經晚了。
劉徹手下的中央—地方官製,不能說是完美,但可以說是整個封建王朝最好的結構,沒有一個官員是多餘的,再搞這些官員的話,是逼著他們對朝廷失去信心。
劉徹無奈道,
“罷了,把各諸侯國買官的錢,先拿出來墊上吧,西南這事,朕認賠了!”
“陛下...”
桑弘羊臉色難看。
“又怎麼了?”
“那些錢,都已經花完了。”
“花完了?!”劉徹的聲音猛地提高了幾分,“怎麼會花完了!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是不是有人貪汙朕的錢?!”
說到這,劉徹身上殺氣四溢。
“陛下,”桑弘羊硬著頭皮說道,“這些錢,都是您自己花的。”
“朕花的?”
劉徹懵了,用手指著自己,“朕什麼時候花的?”
桑弘羊聲音越說越小,
“您說犒勞冠軍侯的聲勢要大,再加上平陽公主與大將軍成婚,您大宴長安五日...各種明細花銷,都記下了,陛下您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