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的暴起,殺傷力太高了!
還特意起名叫封禪賦,顧名思義,是為封禪所作,
他將此賦,與劉徹封禪一事,死死綁在了一起。
後人一想到劉徹封禪,就會看到封禪賦!
打個比方,劉徹費勁心血鑄造起了一個巨大華貴的雕像,司馬相如醉酒戲謔,在上麵撒了泡尿,還是永遠蹭不掉的那種!
太能惡心劉徹了!
而且更妙處在於,劉徹不能光明正大的辦司馬相如,隻能暗中穿小鞋,可司馬相如也不怕死了,又有什麼所謂呢?
封禪賦,會死死刻在劉徹身上,怎麼擦都擦不掉!
武人有招,文人也有招!
而且比武人的招,更陰更毒,更誅心!
這便是漢朝官製的優處,
皇帝集權太甚,是好事,也是壞事。壞就在於,天下懸於一人之口,
而這個人又不是絕對理性的機器,就像現在的劉徹,隻要黑化,其下的每一個政令,都會對大漢天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一人累天下。
幸好還有群臣,他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去約束黑化的帝王!
各顯神通。
右內史汲黯深深看了司馬相如一眼,原本在他看來司馬相如拿錢寫長門賦,放出陳阿嬌,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
今日汲黯對他改觀了,此人還有正氣。
上大夫韓嫣見狀,趕緊上前,
“陛下,時辰到了,行祭禮吧。”
劉徹深吸口氣,興致全被攪和沒了,
“開始吧。”
禮樂起,祭天,劉徹又將玉書埋在壇下,此祭禮就算完了,明日再上山,登頂刻石,後日祭梁父山,大後日祭肅然山,然後再返回泰山,祭甘泉宮移來的外神。
下山,龍輦中,
“把韓嫣喚來。”
“陛下。”
不一會兒,韓嫣踏上龍輦。
看向劉徹行禮,看向劉據卻不行禮,其意思再明顯不過,在他心裡,已經不認劉據是太子了,這次重新回京,韓嫣立誓要扳倒太子據。
“傳,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
“是,陛下。”
韓嫣一頓,接令。
劉徹可謂算計到了極致,他也知道維持泰山神祀需要大花銷,這麼大個包袱,他直接就扔給了泰山腳下兩縣百姓,
生在泰山腳下的百姓,真是倒了大黴,除草